聊天实录:SAP刘古权谈ERP投入的“黑洞”(4)
程鸿:说起来对企业来说怎样客观认识ERP,认识信息化项目也是有关系的,不能想着一开始你让我做流程再造,BPR做完了之后,上ERP这件事情就完全交给乙方做好了。
刘古权:不要把这些东西割裂出来,ERP是管理改造的过程,不是信息技术过程,不是一个软件,是管理改造,我做了这么多年咨询,不想再做咨询,因为咨询落不了地,给三本方案给八十万,有价值吗,落不了地,咨询有没有用,一定有用,一定有一个工具把咨询的思想固化日常管理中去,这就是咨询,在中国最佳的ERP实施模式管理加实施,找你做咨询,找他做ERP实施,你咨询的东西他不知道,ERP他又不懂,不懂ERP流程怎么知道什么是最优化的流程,怎么做咨询,管理咨询一定会懂ERP再做管理咨询,如果做战略可以不懂,做文化,可以做策划这可以不懂,但是做管理,因为管理就是IT,不懂IT怎么做管理咨询。
程鸿:这是国内管理咨询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
刘古权:管理咨询公司两个价值,教育、培训,告诉你不懂,教育教育你,很多MBA老板学万之后还是那样,因为只改变思维改变习惯,全员MBA,没有系统的思维在逻辑中改变,咨询公司就两个价值,一是做培训,一个是出书,你说哪个落地了,我见过咨询公司多了,花几百万也有,有结果吗,除了三本高昂的方案书还有别的意义吗,该什么样什么样,后边的事他也不懂,也不用找他。
程鸿:这里还有网友问,还是回到制造模块,SBO针对中小企业在中国制造型企业比较多,尤其是MTO的生产方式也比较多,如果生产部分不加强,能够适用这样的需求吗?既然是市场策略是交给合作伙伴去做实施,怎么约束在这么很重要的功能方面怎样约束合作伙伴?
刘古权:我们有一套严格的培训和认证体系,没有经过认证,原则上不会让他做我们的实施,对我们的实施,尤其是今年负责新的合作伙伴招募过程中更是这样,有严格的进入门槛,不是说谁都可以做的SAP的,用户选择的时候,凡是到网站里有公布的合作伙伴才可以认为可以实施我们的产品,不是谁都可以事实嗯之的,我们对认证的合作伙伴有严格的要求,必须经过三个技术上功能认证的技术顾问才可以,至少销售都要认证的,不符合我们的销售的人员的认证也不可一做,SAP是国外的恩一流的公司,在这方面有严格的要求,准入门槛还是蛮高的。
程鸿:SAP对管理还要进一步加强?
刘古权:并且生产不是不重视,我们在中国也在开发,中国需求特别迫切,我们引入了两到三个合作伙伴,也是很强,我们有SKD开发工具。过去的客户当中60%、70%都是制造型企业,都用得很不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用好了才加,否则就不加了。包括京东方的例子,又加了二十多个。
程鸿:目前国内信息化的重心由金融、证券行业开始逐渐转向中小企业现状,SAP策略的调整还是很及时的?
刘古权:我们对渠道模式非常明确,我们今年关注的重点寻找有能力做,并且有决心去做中小业务的合作伙伴加盟,我们今年重点关注对合作伙伴的培养、培训和认证上,今年可能比去年的市场还要好。因为去年市场的重点只是说中小,SAP不光有很优秀大的产品,也有中小的产品,我们今年会关注渠道,以后部门不叫中小业务部了,叫SME,叫渠道业务部,专门针对合作伙伴的。也就是说从策略的调整看出,SAP对合作伙伴重视程度比以前更专注了。
程鸿:业务实施靠合作伙伴?
刘古权:销售也靠合作伙伴的。合作伙伴已经变成业务的一个重要部分了,我们渐渐退到幕后,他们在第一线,我们更关注研发和市场策略,帮助合作伙伴成长方面。
网友:实施的ERP系统在若干年后由于业务的调整而失去作用,这是最令人痛心的,可能意味着很大的投资浪费了。像这种类似的事情应该怎样避免呢?
刘古权:我们一开始选ERP的产品一定要有可成长性的,一开始选财务软件的话,过一段肯定不够用,要换,一开始选一个真正的ERP的产品,可成长性、可持续性,其实很多其他软件公司有这个观点,因为企业小,先上一个财务软件吧,等大了再上ERP,这个逻辑不太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能因为是小孩,不穿衣服就穿一个袜子,不可能,我是小孩,一定穿衣服小,一定是整体的概念,选择是真正的ERP产品,大家说真正的ERP是什么样的产品,除了MRP观点以外,很重要的观点衡量,是不是ERP产品,就看业务和财务是不是集成,完全集成,而不是说通过接口就完全集成,每一笔业务有所反正,用这个标准衡量产品是还是不是,这就够了,我们不要更多的理由。
程鸿:很多用户为现在所谓万元ERP所困惑,您的话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建议。
刘古权:能不能实时反映,能就认为是,能不能可持续性,企业大的时候,进入中国500强世界500强这个软件能不能使,如果还能使就可以,这就是一个好东西,如果不能使就琢磨琢磨。
程鸿:很多专家认为很便宜的ERP产品实际上对企业来说是一种伤害,它不具备可扩展性,柔性也不够,甚至只是一个进销存,财务软件换了一个脸面加入一些功能。
刘古权:换代价是什么,一是很多习惯要改,改员工习惯要付出代价,数据沉淀就作废了,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就是数据,不仅仅是财务数据,给企业未来的预测和成长有很大的收益。光有财务数据,财务数据不准就没用,没有财务对业务的制衡也不一定是准的。
程鸿:应该说这是一个企业需要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的一个基础。您对国内中小企业ERP应用前景是怎么来看的?
刘古权:前景很好,要看一个数据,ERP软件在国外中小企业在欧洲应用率65%,国外中小企业定义比我们更宽泛一点,65%在使用ERP软件,在中国这个数据是0.5%,大家可想,65%到0.5%空间也是很大的,中国的中小企业有一个问题在哪儿呢?它的问题在于中小企业没有意识到ERP会给管理带来收益。仅仅是一个点缀,是看别人上了,然后自己再上,这是中小企业老板认识问题,还不是IT人员,IT人员的认识会很快。比方让他们站在老板的角度看也会看,但是我们的IT人员在企业的地位太低了,没有真正进入管理层。我倒觉得,中小企业的市场要引起我们中小企业老板的重视。因为我接触老板很多,我很多同学都是老板,他给我一句话给我体会特别深,他说老刘ERP这个东西是好,但是我的兴奋点根本不在这儿。兴奋点之所以没在这儿,说明中国的企业竞争没有加剧到靠管理才能生存的地步。未来WTO之后,当整个行业都进入完全竞争的时候,大家较劲的就是管理,没有ERP你就没法在这个行业生存,这时候兴奋点肯定会关注。但是你要关注越晚,可能企业都黄了,都不行了,现金流中断才意识到,这已经没意义了。
程鸿:这可能跟各个行业有一些关系,有些行业已经进入成本竞争的阶段。
刘古权:这些行业会快的,制造业,没有ERP没法做,给你做配套的大厂商要求你,你什么时候给我供货,你说那可不一定,没人跟你玩了。提前也不行了,是成本,过后客户丢了。没有计划,根本没法玩制造业的,服务业和销售、做贸易的也是一样的,将来大家都会有计划,因为资源紧俏的时候一定有计划,大家现在资源过剩所以不去计划,制造业对生产为什么不十分迫切呢,中国的产能都是过剩的,过剩的东西有意义吗,这个会议室,每天都没人用,我必须要排一下队,用会议室得提前订,因为不订也能用,当资源是成本是紧俏的时候才需要排,产能不足的时候,三班倒,供不应求才必须要有系统,没有系统完不成。
网友:ERP是一把手工程,多数企业信息部门的人员对实施ERP的作用迫切性比其它部门人强烈得多,这也是很常见的情况。有些企业是在软件供应商和CIO说教下匆忙做出决策,其它部门并不表示积极的态度,这样的情况经常倒置实施过程出现矛盾和挫折这种情况怎样处理呢?
刘古权:没错,ERP的需求大家一定要清楚,这个问题,一定不会是业务部门的需求,也一定不会是财务部门的需求。但是对他们来说,也不是说有ERP对他们就没有好处,也要有好处。所以这个时候一把手工程做完了之后在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做培训,培训什么呢?培训这些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讲时代在进步,如果继续按照传统方式做业务的话,将来是没有机会的。因为竞争的需要,你原来的方式不行了,比如说有一个赶马车的老板,我一定要赶马车,赶马车我都赶了一辈子,我为什么不行,你会告诉再过两年赶马车没人找你运东西了,因为你太慢,你就会失业,ERP的过程是企业各个管理人员甚至是员工提升自己的过程,如果这个人就不想提升,那也没办法。你一定要让组织里面三分之二的人想到会要提升,当他会要提升的时候,那么大家步调一致,让所有人步调一致不现实。
刘古权:做这个产品是不是ERP我就问他们,这个企业里边是不是所有人满意,他说是,这个产品一定不是ERP,怎么可能呢?利益再分配的过程一定是有一部分人损失了利益,但是如果所有人都反对,这也有问题。所以,我跟大家讲了黄金分割的比例0.618人满意这就OK了,那零点三几的人用零点六几的人影响他,实在影响不掉,你要有能力说服老板淘汰他,这就是OK了。
程鸿:应该说ERP和信息化建设是每个人的事情。
刘古权:每个人付出的劳动每个人有收益,你在系统里贡献很多的数据,将来你在决策的时候,别人也会分享你更多的数,舍得,舍得,因为你舍所以得,有人不想舍得,你就没了。
相关文章:
- [2022年03月14日]CIO必收藏:信息化IT软件/服务厂商名录
- [2022年03月14日]空降CIO的求生之道
- [2022年03月10日]不神化不低估!如何客观衡量BIM的价值?
- [2022年03月10日]企业数字化必备三要素:有钱、有管理能力、有人才
- [2022年03月09日]浅析数据湖和数据中台的关系
- [2022年02月23日]如何建立数据标准实现数据资产管理?
- [2022年02月23日]王鹏远:百年老院HIS系统切换的“四全”组织管理
- [2021年12月20日]别闹了,这些都不是数字化转型
- [2021年09月20日]为什么很多公司上了ERP、MES等系统,仍效率很低?
- [2021年07月27日]数字化转型80%失败率的关键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