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于互联网思维的工程总承包思维
俗话说,不在一个频道上,话不投机半句多。从事工程总承包的您,是否经常遇到这种不在同一个频道,没有共同语言,无法交流的情况?规则之上是思维方式,那,工程总承包思维是个什么鬼?如果真有工程总承包思维,您愿意切换到这样一个频道吗?
思维方式为什么重要?
雷军的小米模式之所以创造了商业奇迹、互联网知识型社群“逻辑思维”之所以能轻松募集800万,不是因为有了互联网,而是因为他们都成功地运用了互联网思维。
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内在的运行模式,它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稻盛和夫曾提出一个公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相比能力,思维方式在决定人生和事业成败方面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思维方式决定思考方式,思考方式决定行为方式,行为方式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又决定命运。
对于工程总承包发展30多年来,至今仍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原因很多,大家每个人也许都有很多话说。有制度性缺陷、工程总承包企业自身能力的问题、项目管理人员素质、既有模式利益集团的习惯等等。其实,显而易见,归根结底,还是人的因素在起决定性作用。未来要去哪里,转变作为主角的人的思维方式至关重要。
改革的中国方案
无论是晚清变革,还是近来的改革开放,能否取得实效,实际是看对大众的思维方式的变革能否成功。中国建筑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又是一个发展潜力很大、前景广阔并充满活力的市场。从对建筑业改革的呼声看,已达成必须改的共识。
经济发展规律同样符合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即它是一种“螺旋式上升”。近年来,我国建筑业企业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发展至今,外部形势和内部环境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主要表现是:企业水平低、能力过剩、竞争能力差;企业发育不足、规模小,高新技术企业还很薄弱:“大而全、小而全”现象严重,大型企业不强、很难参与国际竞争,中小企业不专、分工协作水平不高、效率低下等等方面。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有很多优于其他生物的优点,但追求稳定、安于现状的惰性则是依附于人类的最常见的陋习,也是潜伏于人性中最可怕的敌人。建筑业目前种种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现象,实际是作为核心的“人”在起作用。存在即有其“合理性”。这个所谓的“合理性”就是目前所呈现的包含了各种规则的稳定状态,当然也包含“潜式规则”。
世界唯一不变的是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一种状态触犯了某种底线、达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临界,必然内生出改变的动力。要改变这个状态,改变思维方式的首要的。中国式的改革方案往往不是剧变性质的,因为这极有可能违反“以人为本”原则。天时地利人和,一切自然发生。
建筑业改革的核心是要改什么?
建筑业作为传统行业,“家大业大”,各方利益盘根错节。建筑业改革被喻为一块“硬骨头”。反腐倡廉、简政放权为深水区的改革创造了必备的大环境。全国建筑业深化改革大会,最初定于2015年召开,后因筹备全国城市工作大会而推迟。大家看到,在2016年,住建部集中精力进行了调研,并开展了多项试点和总结经验。有消息称,2017年,业界期盼已久的全国建筑业大会,定于3月下旬召开!全国建筑业改革发展大会一拖再拖,也许正是在积蓄力量,等待合适的时机;市场本身由于与需求的不适应,已走入死胡同;民众对改革带来的好处已形成共识,天时地利人和已然具备。对于改革推动者,目的是改变民众的思维方式;对于大众,切换自身的思维方式,是适应这个大变革时代的最佳策略。
工程总承包的十大思维
2017年2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完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加快推行工程总承包。传统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实质是传统的建设组织思维方式的外在表现。纵然,工程总承包在全国有一种燎原之火之势,已成为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的大势所趋,但仍然有很多具体的问题在困扰其快速发展。
这些具体问题很多能在2017年建筑业改革大多会得到答案。而我们除了期待、等待,要做的是,坚定行动,在这一切来临之前,切换自己的思维方式为工程总承包思维,走在国家、行业和竞争对手之前。
1、业主的工程总承包思维
1 真正的业主思维
对于国家投资项目,工程是业主的,同时也可以说不是业主的。很多人愿意把工程比喻为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参建各方及每个人各取所需。我更愿意将工程项目比喻成一粒果树种子,业主种下它,然后组织参建各方共同培育、施肥除虫,最终他将回馈给每个人甜美的果实。作为业主,他得到的是这棵大树。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讲究的是先付出再获取回报,你不愿意掏钱买肥料、不愿意付工钱,虽然大家都没有吃到果实,但最终大树无法长成,受损失最严重的其实是自己。
也许你会认为,我就是业主,我怎么就没有业主思维?真正的业主思维,是在内心,将工程项目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悉心呵护,给他成长所需,真正把工程顺利实施和建成当作最重要的目标。
2、风险共担、互利共赢思维
风险之所以称为风险,是因为它可能会带来损失。签订合同前,是卖方市场,业主往往恨不得将所有风险都转嫁给承包商,但这种无条件的显失公平条款,在司法实践中往往是得不到支持的。况且,承包商真正无法承担的风险,最后还是只有业主来兜底。认清了这一点,合适的做法是,遵循学术界普通认同的风险分配原则,即“由对风险最有控制力的一方承担相应的风险”,让合作方承担他最能控制的那块风险,兼顾好效率与公平。在合同履约过程中做好合同约定的责任,按照市场的平等主体对待承包商,摒弃甲方思维和命令式行政式的管理,最终达到互利共赢之目的。
3、主人管家思维
工程总承包模式,几乎所有的建设责任和风险由EPC承担,可以说,EPC承包商是业主的大管家。国内目前的实践情况看,更多的情况,主人请了专业的大管家,仍然不放心,甚至认为请总承包管,还不如我亲自管。在工程总承包项目中,业主到底该管什么?该管到什么层次和深度?工程总承包合同中,业主到底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些问题一直在困惑这大家,因此普遍存在业主干着监理的活、甚至是总承包商的活,专业的人无法发挥干专业事的优势,导致参建各方互信度很低,最终主人损失最大。
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工程总承包项目业主方的管理,更多的应是:引领、统筹、协调、决策、督导。
2、EPC的工程总承包思维
4、社会化思维
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化协作。EPC工程总承包企业往往不具备独自完成一个大型项目的各种资源,且最能体现其管理价值的方面不在自身某一方面的能力,而是对各类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上。高手级别的EPC工程总承包企业往往不会吃掉全鱼,而是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和管理优势,搭建一个各方互利共赢的平台,组织各方优质资源为我所用,快速形成战斗力,最终为业主交付一个高水平的工程,如此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这个生态,居于中心的工程总承包企业获利最大。
5、炮火思维
服务领导、服务上级,咱们一般能做的好,没有问题。任正非说过:让一线直接呼唤炮火。他将商场比作战场,要打胜仗,必须对一线全力支持。工程项目,实施的主体是施工单位,是劳务作业工人,没有他们的直接付出,再好的技术和管理,只能停留在纸面和口头上。管理工作的本质是服务,而不是为管而管,任何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管理都是耍流氓。
6、爆品思维
小米手机1刚推出时,就几种型号,但是个个都是精品,都是超越用户预期的作品,都是能让用户尖叫的爆品。相比之下,有些通讯服务商,设定了N多套餐,不把用户弄晕誓不罢休的经营思路,必定在市场经济之下无法走远。随着参与方的不断增多,工程总承包市场的竞争目前越趋激烈,因COPY导致的同质化现象也越发严重。
优秀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已不仅仅是为业主交付一个精品工程,而是不断通过创新增值服务来超越用户预期,打造爆品工程。爆品一旦形成,就会与传统市场(同类产品/服务)形成对抗。简单说就是:你见到还能如此搞工程建设,一切同类产品/服务都是垃圾。爆品思维甚至说战略,是很凶残的战略。一旦成为某个领域的爆品,用户/客户会成为你的好伙伴,直接秒杀对手,这也就是爆品思维/战略的刺激之处。
3、施工企业的工程总承包思维
7、工匠思维
工匠思维,不解释,看央视。在建筑业改革大潮中,压力最大的莫过于建筑企业。越是规模大、摊子扎的大,转型越是困难。工匠思维正是大型企业消除转型风险最好的定海神针。施工企业具备在某一领域树立专业施工的优势,不管风云变幻,一流的、专业的能力总是稀缺的。假如不关注于让自己“优秀到不能被忽视”,你就会被别人甩在后面。
8、一次经营思维
传统模式下,施工企业的利润来源,一大块依靠的是所谓的“二次经营”,即实施过程中的索赔、变更。很显然,在大多数工程总承包项目中,施工企业面对的管理者已经升级为专业的管理团队,EPC总承包商的技术和管理优势严重压缩了这一空间,二次经营已几乎失去了其生存的环境。
对于施工企业,继续抱着“二次经营”的思路不放,多半会因短期利益纠葛影响到长期和长远合作。有些意识到该风险的施工企业,直接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致力于工程总承包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互信关系,在工程总承包投标时,主动积极贡献自己在施工方面的优势,在前期即与工程总承包企业进行捆绑式投标,通过认真做好施工组织方案和报价帮助总承包企业规避风险,同时也避免了自身的风险。重心前移,放在一次经营上,而不再是依靠低价中标、二次经营,才是市场应有的契约精神。
4、设计企业的工程总承包思维
9、蓝图落地思维
很多传统设计企业转型工程总承包,习惯自诩为“以设计为龙头的工程总承包”,以设计、技术为中心。其实,无法落地的蓝图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因为业主/客户的需求是:蓝图落地。设计的时候,设计师们考虑的往往是蓝图是不是符合各种规范;实施的时候,我们需要更多的考虑是能否实现?传统设计企业的思维切换需要时间,因此,设计与施工脱节的现象在工程总承包项目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工程总承包项目的设计变更亦是多于雪片。
对于工程总承包项目,蓝图代表的终将只是一个逗号,让落地的思维与规程规范有机结合,才真正无愧于“设计师”而不是“规范宣贯员”这一称谓。
10、动车车头思维
对于设计牵头的工程总承包,大家普遍将设计比喻为“龙头”,因为技术是一切的基础。其实,对于要付诸实施的项目,设计、采购、施工,质量、进度、安全哪一样都很重要,是不分头尾,而是要协同工作。PMBOK十大知识领域,其中第一项就是整合管理,可见,工程项目是无法真正肢解成几块知识领域的,无法将技术与管理切割开来的,很多时候需要整体协调综合考量。
从这个角度,将设计比喻为动车的车头,也许更为符合期望。以设计为牵头的工程总承包商,掌握着控制室和前进的方向,把握着速度和安全的平衡,但它不是全部动力,它激励着后面所有的车厢发挥各自的动力朝一个方向前行。这是设计牵头的工程总承包的最佳运行状态。
5、不关乎定义
也许工程总承包思维,就像3年前的互联网思维一样,许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谁都说不清如何具体定义,但它,好像就在那里,默默指引着前行的方向。工程总承包之家,希望能与大家一起,站位高远,共同探讨这样一个非常抽象,也许永远没有终点,但有意义的话题。
全国建筑业改革大会再次被推迟,开启之时,应是工程总承包破茧成蝶之时!
相关文章:
- [2022年03月14日]CIO必收藏:信息化IT软件/服务厂商名录
- [2022年03月14日]空降CIO的求生之道
- [2022年03月10日]不神化不低估!如何客观衡量BIM的价值?
- [2022年03月10日]企业数字化必备三要素:有钱、有管理能力、有人才
- [2022年03月09日]浅析数据湖和数据中台的关系
- [2022年02月23日]如何建立数据标准实现数据资产管理?
- [2022年02月23日]王鹏远:百年老院HIS系统切换的“四全”组织管理
- [2021年12月20日]别闹了,这些都不是数字化转型
- [2021年09月20日]为什么很多公司上了ERP、MES等系统,仍效率很低?
- [2021年07月27日]数字化转型80%失败率的关键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