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到一切都成熟之后才去做
首先,请允许我来给大家讲一段小故事:
一个渔民,有一天摇着船出去捕鱼。他一边摇船一边仔细地观察水面上的气泡,他父亲曾经告诉过他,如果水面上的气泡很多,那就说明水里有鱼群。突然,他发现了一片看起来很象他父亲经常跟他描述的鲤鱼群气泡。于是,他就拿起鱼网准备撒下去。可刚要撒网,他心里却又开始打鼓了。他觉得在尚未弄清楚水里到底有没有鱼群前,是不该胡乱撒网的。
可怎么才能真正地弄清楚水里到底有没有鲤鱼群呢?为此,他决定跳下水去看一个究竟。当他潜到水底时,他发现那里确实有一个很大的鱼群,于是就立即爬上船来把网撒了下去。可奇怪的是,当他把网收上来时,却又发现鱼网里空空如也,就连一条小鱼儿都没有。他百思不得其解,弄不明白这么认真地撒下去的一网,怎么就没能捕到一条鱼呢?
其中的奥妙,我相信聪明的各位都已经明白了。其实,就在他跳下水再爬上船的时候,那群鱼就已经受惊逃掉了。这个可笑的渔民,居然不知道只要撒下网去就能马上弄明白水里到底有没有鱼群,却还非得跳下去看个究竟不可。他的悲哀,就在于不知道在模糊状态下,要大胆地凭着感觉进行尝试,而尝试的结果又恰恰就是验证当初的感觉是否正确的最好依据。
那么,在现实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和事呢?我们且来看一看吧:
镜头之一:
一职员进来向总经理报告道:“老总,小布什今天已经下令攻打伊拉克了。据此分析,我们认为明天的石油价格会暴涨,您看我们是否立即买进?”老总皱了皱眉头说:“你这人就是不踏实,还没弄明白明天石油是否真会涨价呢,就马上要买进了?那万一明天不涨价的话怎么办呢?我看还是等到明天真涨价了后再说吧。”第二天,石油价格果然暴涨,老总急忙叫来那职员吩咐道:“快以每桶90美元的价格大量买进!”职员回答道:“可是,老总,现在已经突破99美元一桶的大关了呀!”顿了顿,职员又补充道:“但据我分析认为,明天还会继续暴涨,所以,现在即使以99美元/桶的价格买进来的话,我们也不会吃亏的。”老总皱着眉紧紧地盯着那职员骂道:“我说了多少次了,做人要踏实一点,可你就是不听!你难道真有这么大的本事能保证明天一定会继续暴涨吗?还是等明天看明白了后再决定吧。”职员灰溜溜地出去了。次日,石油价格继续暴涨,而这个公司依然没能如愿地买进……
镜头之二:
某教授正在一家私营企业进行指导,他拿着一堆资料对董事长说:“老板呀,据我调查所知,现在国内生产同类电扇、取暖器和电熨斗的家电企业已经很多了,但绝大多数都是没有名气的杂牌产品。从理论上讲,任何行业都必定会经历一个由货源紧缺的新生期到泛滥成灾的发展期、再到名牌主导的成熟期的发展过程的。显然,现在国内的小家电产业已经进入了货品繁多、鱼龙混杂的恶性竞争年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能提前做好品牌建设工作的话,那么,就能抢先挤入名牌队伍了。这样一来,等到几年后杂牌纷纷退出市场的时候,我们就能占据主导地位了。”董事长听了后敲了敲桌子说:“教授呀,您所说的这一切都很对。可是我们眼前还只是一家不起眼的私营小厂呀,您刚才所说的那一套,只适用于大型企业,所以,我看还是等到我们发展成大企业后,您再来帮我们搞品牌建设吧。”十年后,教授故地重游,发现那家私营工厂已经倒闭了。
镜头之三:
某顾问正在一家“老宁波小吃”连锁店做指导工作,他指着门口肮脏的垃圾堆对店经理说:“一家优秀美食店的工作,是从门外开始的。因为顾客都是从门外走进来的。”经理答:“您说得很对,可门外的卫生并不归我们管、归环卫部门管呀。而环卫工人们是只听他们领导的却不听我们的。所以,要做到这一点真是很难呀。这样吧,等到我们发展成著名品牌、有资格面见市长后,再找机会把这问题向上提一提吧。”接着,顾问又指着乱摊在一张桌子上的餐具说:“餐具不但要洗得干净,更要放得整齐。象这样乱摊着的餐具,怎么能引起顾客们的食欲呢?”经理答:“您说得没错,每天刚刚开始时,我们都把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又放得整整齐齐的。可一经顾客的手之后,就马上又乱糟糟了。
您知道,国人的素质太低,根本不管这一切的。我看这样吧,等到我们有了实力后,干脆就研究一种能盛热水汤圆的一次性新型纸质餐具出来,那就不会再有您所说的问题了。”随后,顾问又指着四周的墙壁和堂上的桌椅说:“为了突出宁波古文化,要在墙壁上挂些能反映宁波古老习俗的图片,还要把相应的桌椅换成明清时代的八仙桌和高脚凳,服务员的服饰也要与整体风格相适应。”店经理听了后不耐烦地回答道:“您所说的这一切都十分正确,可我们是小吃店而不是大酒店呀,有必要这么做吗?还是等到我们发展成五星级大酒店后,您再来帮我们做策划吧。”各位,你们大家倒是来评一评,这家小吃店日后还能不能发展成五星级大酒店或者发展成著名品牌呢?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象那渔民、总经理、董事长和店经理这样的人真是比比皆是。当你动员他们行动时,他们总是回答说:“等弄明白后再说吧”或者“等条件成熟后再说吧”。在这类人的日常口头语中,用得最多的是“您说得很对,但实际做起来很难的”和“您所说的确实都很对,只是要看条件”这样的话语。他们总是喜欢拿这些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很合乎逻辑的话,来作为他们不立即采取行动的合理借口。结果,他们就总是错失良机。他们并不知道,行事虽然要看条件,但这条件却是在动态中不断地变化着、并慢慢地成熟起来的。如果硬要等到条件成熟后再行动的话,那么,等一切都弄明白时,你也就没有了机会。
历史上有多少的伟人,就是在条件尚不太成熟、前景尚不太明朗的情况下,毅然地大干一番的!要是等到条件完全成熟、前景十分明朗、谁都能看得明白时再去行动,那还能算稀奇、还能算伟大吗?你还有机会吗?
假如你去邀请一个人来合伙,有的人会在基本掌握了情况后,就立即凭着良好的感觉积极地加入进来,这类人可以说是有魄力、有前途的。虽然,他们也不一定就能赢。但他们知道,在商业上,有100%把握的机会就等于没有机会。
所以,他们总是只要有一丝生机就勇敢地投入进去。对这些勇士们来说,他们之所以成功,与其说是因为他们超强的能力,还不如说是因为他们身上的那一股冲劲。
毛泽东在刚刚参加革命时,难道就已经什么都弄明白了吗?丁磊在创建网易时,难道就已经什么都看清楚了吗?
虽然,他们也尽量地多掌握些情况,也希望能够多一些有利条件。
但他们更知道,不能等条件成熟后再说。
对于秋收起义来说,最理想的条件,是敌人毫不知觉,等到革命队伍冲锋到敌人跟前时,敌人却都还在呼呼地睡大觉,但这可能吗?好比合伙做生意,在一开始局势还不太明朗时,你不加入,而非得等到肯定能够赚钱了才会投进来,天底下有这么好的事情吗?
实际上,有些条件,你要是不积极地行动的话,它就死死地不会成熟;而只有当你不断搏击的时候,它才会慢慢地成熟并变得有利于你起来。
试想,假如共产党没有坚持斗争的话,国民党自己会倒台吗?虽然,国民党那时确实已经很腐败了,但你不去推它,它自己会翻吗?
推翻国民党的条件,显然就是在几代共产党人的持续奋斗中慢慢地成熟起来的。
假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这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都象那渔民和店经理一样,非得等到条件成熟后再说的话,那么,他们还能称之为伟人吗?
所以,伟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们非凡的洞察力、决断力和执行力。
而凡人之所以平凡,也就在于他们总是要等弄明白后再说、等条件成熟后再做了。
为了养大一个孩子,父母不知要喂他吃多少的饭、扶他走多少的路;同样道理,一个企业要发展壮大,人们不知要做多少的事!而这中间的某些事,则是绝对不能等到企业发展壮大后再去做的;而是一定要先去做了,然后,企业才会因此而有所发展的。
这就好比一个小伙子找对象,能不能等到有了对象后,再去讲卫生呢?但有些人的想法却又恰恰相反,他们认为那些先进的理念只适用于大型企业或者著名品牌;却根本不明白,并不是因为它们是大型企业或者著名品牌才拥有了这些先进理念,而恰恰是因为它们运用了这些先进理念,然后,才慢慢地由不知名的小企业发展成了著名的大型企业的。
华为刚刚成立的时候,据说总共才七个人,大伙儿就一起睡在公司的地板上。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任正非却硬是做成了一件又一件非同凡响的事。
正因此,任正非才够得上商界巨星的资格。咱们宁波的波导呢?难道波导一起步就已经拥有了上亿的资产了不成?难道波导一开始就已经是享誉全国的知名品牌了不成?还不是这样一步一步地、慢慢由小而大地发展起来的呀?国内多少现在当红的大品牌和大企业,还不都是从家庭作坊里奋斗出来的呀!他们之所以能够一跃而成为大亨,就是因为他们敢于尝试、敢于领先、敢于抢第一;而你之所以还仍旧混迹于家庭作坊堆里、到现在还一直发不起来,也就是因为你什么风险都不敢冒、非得等弄明白后再说、非得等条件成熟后再做的缘故了。
其实,任何一个知名品牌,都是由很多个第一慢慢地累积而成的。就好比综合考试,获得单科第一越多的人,其获得总分第一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同样道理,一家企业也只有在创造了很多个“第一”之后,才能慢慢地发展成为知名大企业的。比如,要么是第一个投入的,要么是第一个撤退的;要么是质量第一好的,要么是价格第一好的;要么是货品第一多的,要么是网点第一多的;要么是生产第一名的,要么是销售第一名的;甚至只要做到小区域内单一品种第一名的话,就能成为富甲一方的大老板了。而要争第一,就必定要冒一定的风险。
一代伟人邓小平就曾经说过,要大胆地摸着石子过河。因为这条河以前大家谁都没有走过,谁都是第一次走,谁都不知深浅,谁都没有经验,而敌人却又快追上来了,所以,就只得摸着石子过河了。摸着石子过河,当然是有风险的,搞不好的话,没准就象石达开一样全军覆没。但能不能等到河水退下后,或者等到把一切都测量准确后,再走过去呢?显然是不能等的。
所以,摸着石子过河,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而邓小平讲这一番话的意思,就是要鼓励大家在情况不太清楚、局势不太明朗、条件不太成熟的情况下,大胆地进行尝试,其要点就在于一个“摸”字和一个“过”字。会不会摸?能不能摸准确?这是个技巧上的问题,解决技巧问题就需要智慧;而敢不敢过?这却是个勇气上的问题了!
当然,也并不是说任何事情都是只凭着勇气就能做成功的,更不是说任何时候都不用等到条件成熟就可以大胆地行动的。如果真是什么都不顾地莽撞干的话,那就不叫做“摸着石子过河”、而叫做“抱着石块过河”了。什么时候需要耐心等待,什么时候需要大胆行动,必须首先掌握好。怎么掌握好分寸呢?这就需要借鉴我们自己以往的经验、甚至借鉴古今中外别人的教训了。但凡根据已经掌握的情况和丰富的经验知识来看,感觉上属于应该立即行动的那一类事情,我劝大家都不要等、也不必等,立即行动就是了。当然,刚才已经说过了,立即行动也不一定能赢。但至少我们会多一次机会。何况,没准就因为你的这一搏,情况就会往有利的一面发展呢!但假如你始终地等待的话,你却将很难有发展的机会。
最后总结一下,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要学会模糊决策,并大胆地进行尝试,不能等到一切都弄明白后再说,更不能等到条件完善成熟后再去做。
相关文章:
- [2022年01月05日]泥客一句话经典(五十六)
- [2020年11月08日]当桌上只有你一个人不喝酒的时候
- [2020年10月08日]看高人是如何交朋友的
- [2020年07月17日]高三班主任给学生的离别赠言
- [2020年04月11日]世上所有的牛逼,都是用苦逼换来的
- [2020年03月26日]孙杨最大的问题,是他不会像姚明一样思考
- [2019年10月07日]最容易读错的六十八个姓氏
- [2019年10月07日]古代神话、道教神话、民间传说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 [2019年10月07日]知名志怪古籍《山海经》包含哪些内容
- [2019年10月07日]最后嫁得好的往往都是那些物质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