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客网 - 发布最实用的电脑技术,最新鲜的网文!
泥客注册 | 加入收藏 |
泥客广告牌
关键词:调侃 探索 电脑 网络 轻松 精彩 移动 高谈

文章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泥客网 >> 文集 >> 高谈阔论 >> 浏览文章

劝架的技术:谈怎样劝架

2007-04-24 12:37:46 文章来源:泥客论坛 字体:

有个年长的朋友,以前在矿山当过井下采掘队队长。他讲过一个劝架的故事。

一天,刚出井口的两个工人争吵了起来。同班的工友也嘻嘻哈哈地跟着笑闹。没成想吵着走着,双方就开始互相问候对方的亲人。刚好走到个宽敞地儿,俩人就撕巴上了。大伙赶忙连推带拉拽开俩人。吃亏的一方不服啊!挣着上身直往前扑,另一个也不甘示弱,回过头也往一起冲。可累了劝架的几个哥们,混乱中也有替双方当事人白挨拳头的。那俩人倒是不依不饶,手脚并用,骂声一个比一个高,一个比一个狠。

正不可开交,老队长慢慢踱了过来,大喝一声:“大伙都退后。”都是他的兵,这一嗓子,工人们都停手了,互相看看,狐疑地往边上退开。“让他们俩人打,你们大家看,打不死一个不要来喊我!”又一声吆喝,老队长转身就回办公室了。

场上忽然就静了下来,在大家的面面相觑中,在静静的目光中,那两个刚才抡胳膊踢腿的小伙子突然也蔫了。两人耷拉着脑袋泄了气。

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设想在一个剧院,舞台下坐满黑压压的观众,舞台上一对吵架打架(本文不讨论有深仇大恨)的人,一种场景是鸦雀无声的观众,另一种场景是观众吹口哨呐喊加油啦啦,舞台上的吵架者表现会一样吗?

再设想一下,把一对吵架者,留在一间空旷无窗无人的房子中,不知他们能坚持吵多长时间。如果在房子里增加些吵架双方各自熟悉的朋友劝架,他们又能争吵多长时间?

熟悉朋友的劝架,看客的参与,围观人群的互动,往往使吵架打架者的心理兴奋。他们潜意识中或顿时产生了有熟人有所恃的兴奋,或产生都在看我不能丢份的自尊膨胀,或产生渴望倾诉被人理解得到支持的欲望。而当他们明显感到周围对吵架打架变得冷漠甚至嘲讥时,连他们自己都会对自己吵架的理由感到无聊失意与后悔。

劝架,其实是劝吵架。

没有观众的吵架,一般坚持不了多久。比如夫妻间的吵架,如果无外人参与,待双方情绪发泄之后,通常很快会和好如初。相反,如果邻居外人参与,哭诉辩白,隐情曝光,自尊面子在更大范围受伤害,事态局面扩大公开化,当事人反而容易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不顾一切再次陷入争吵与争斗,则通常会在感情上留下不易愈合的伤口。所以夫妻架外人一般很少进门去劝。

有观众也好,但是观众得冷静。如果观众表现出冷漠,只是漠然的冷眼旁观,甚至嘴角露出些许嘲讽的笑意。只看不劝,甚至可以看笑话。吵架双方当事人估计也会很快偃旗息鼓。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其实吵架双方根本不需要劝架,也不值得劝架。值得劝的人,通常吵不起来。如果有理需要明辨,那就辩理。在辩理中沦落为吵架,一定有一方失去理智。如果吵架继续,那定然是双方都失去了理智。对一时失去理智的人,你一时的劝告,他能一时理智地听进去吗?或许,你不劝,过后他自己也是十分明白的。更何况自己劝架,弄不好双方都不买帐,都认为你没帮他。在失去理智的时候,人们需要的不是帮理,而是帮人。

通常,劝架的人,也容易滑入吵架的陷阱。非汝本心,情势使然。若不愿吵架,还是不去劝架为上。最多看看,笑笑,甚至不看,自然,来家门口吵架的就会少点。

掌上泥客
进入论坛论坛热帖
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