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还是扼杀--网络语言对汉语是种污染吗
在人民网上看到一则“专家认为:网络语言的流行将对汉语造成负面影响”的消息,可是,南京有专家却认为:网络语言某种意义上说,是汉语的发展。记者在昨天的市民调查中也看到,家长和学生对此持有激烈的争议。
网络语言成为网友新宠
记者登陆了几家国内网站的论坛和聊天室,满眼充斥着让人看得似懂非懂的网络语言:什么“晕”、“偶”、“倒”、“大虾”、“东东”、“酱紫”、“蛋白质”、“监介”、“菜鸟”、“灌水”、“恐龙”、“很S”、“太可惜”、“青蛙”、“200”、“BF”、“DD”、“GF”、“PMP”、“KPM”……
一位网友告诉记者,其实这些语言很好懂,年轻人看一遍就能记住了,而且越用越灵活自如。“晕”“倒”差不多一个意思,就是对方说的话有点不可思议,不能理解;“偶”是指我;“大虾”是大侠的意思;“东东”即东西;“酱紫”是“这样子”的意思;“蛋白质”指“笨蛋、白痴、神经质”,“尴尬”一定要说成“监介”,网络新手被称作“菜鸟”,在网上乱留言叫“灌水”,“恐龙(丑女)”、“很S”形容的是说话拐弯抹角,而最常见的TAXI(出租车)在网络语言却变成了“太可惜”,“青蛙(丑男)”、“200”是指公园、“BF(男朋友)”、“DD”是弟弟的意思、“GF”指代女朋友、“PMP”指拍马屁、“KPM”是肯德基、皮萨饼、麦当劳的统称……
一位有着多年网龄的“网虫”把网络语言概括为“网络语言=汉字+数字+符号+外文+其它”,现在流行的“网语”的组成方式分为三类:一类是由英文字母、数字组成,例如:(B4)Before的意思。还有一类是根据对视觉感官的刺激而制作出来的符号,例如:(Zzzz……)在睡觉的意思。几个Z连在一起,是把漫画中描绘人打呼噜时发出声音的画法引入到了聊天室中;再有就是谐音类,这其中又分数字谐音,例如:(886)Bye-bye喽;汉语拼音的缩写,例如:(MM)美眉。汉字谐音;例如:(斑竹)论坛的管理人员,即版主。
网络语言对汉语是污染
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语言专家李如龙对网络语言的使用感到担忧,他认为“网络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是小群体为了团体交流方便,根据自己的爱好编造出来的,这是一个不健康的苗头”。
厦门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朱冬亮认为,这些年轻人使用的是一种网络简约化交流方式,网络语言是这一群体的特定语言和代码。家长的担忧有一定道理的,值得语言学家关注,但目前还不能断定因为使用网络语言而使得代沟加深。
不要人为扼杀网络语言
但与李教授持不同意见的南京一位从事语言学教程的王教授,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在语言的长期发展中会出现一些新的词汇,有一部分有生命力,有一些会被淘汰,这些新出现的网络词汇中有些可能成为汉语的新词汇。
王教授认为,网络语言是年轻人的一种调侃语言,它也有个生命力的问题。对网络语言要有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对网络语言的出现不要大惊小怪,不要视为洪水猛兽,应当客观地来看待网络语言对学生的影响,不能将网络语言一棍子打死。网络语言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象,在一定的人群中得到了公认,目前也没必要人为地去阻止它。比如说一些大众俚语、俗话就有很强的生命力,事实证明,这些语言对社会只有好处而没有弊端。倘若是些类似江湖黑话等不健康的语言,就应当坚决制止。
王教授指出,社会发展越快越迅猛,语言就会不断地被丰富,被更新。对于出现的网络流行语言,不能简单地判断对错,它进入人们的生活需要一个逐步被接受的过程,因此对网络语言宽容比扼杀更重要。现在很多老师和家长担心作文中大量使用网络语言会影响孩子的考试成绩,这种想法其实是不科学的。在我国大力提倡全面进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是一个必然趋势,一些有鲜活生命力的语言将不再成为高考作文的禁忌。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灵活变通的表达方式与常规语言相比具有新奇、简单、有幽默感的特点,应当对它报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同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分清楚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并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促使其使用规范性的语言文字,毕竟传统的语言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
百位市民七成称“听不懂”
专家学者各持己见,面对汹涌而来的“网络语言”,老师无奈,家长犯晕,批评声有之,赞扬声有之。那么,南京的市民对这种网络语言又是怎么看待的呢?昨天记者就“是否常使用网络语言”;“是否听懂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否影响汉语”这三个问题,随机调查采访了100位市民。
地点:新街口金鹰国际地下通道
时间:下午1点到4点
采访对象一:南京市一中高一李立同学
同学之间使用网络语言感到很亲切。老师虽然不赞成学生使用这种语言,但还是情不自禁想写,因为网络语言活泼幽默,用起来非常方便也很时尚,很受同学们的欢迎。如果谁要是在网上一本正经地和别人聊天,肯定会被人当成“老古董”的。
二:南京市雨花中学初三马同学
到现在都不懂网络语言的人都是“菜鸟(外行)”,如果不懂就去上网看看“网络语言秘笈”,那个上面有很多关于网络语言的介绍。我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语言,那些罗嗦乏味的文字很讨厌,明明一个单词或者一个符号就能说明白的事情,干嘛非要绕来绕去的呢?我们就喜欢这种“Q言Q语”,既好玩又充满个性。
三:南京中脉科技集团许女士
我儿子今年上高二,整天上网,也很喜欢说网络语言。在和同学打电话的时候,他说的话,我根本就听不懂,他和家长说话的时候也会冒一两句,一开始我也不明白,后来大概知道一些常用的语言了。我觉得这些语言本身来说没有什么不好,不过只能当娱乐吧,哪能挂在嘴上整天说啊,如果全社会的人都这样说话,那肯定会乱套的。
四:南京大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李先生
现在孩子一回家就上网,和父母说话的时间少了,好不容易在一起聊天,却时不时说两句听不懂的话,沟通越来越难了,看来我和孩子之间已经有了“网络沟”。有一次,看到他写的作文,里面都是看不懂的话,什么“PF(佩服)”、“4242(是啊)”等等,老师也在上面做了很多批示,作文本都变成密码本了。有时候真想让孩子远离网络,可是,网络世界丰富多彩,利用网络又可以获取很多知识,我们做家长的也左右为难。
五: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机械电子专业研究生夏刚
这种语言只能在网上用用,在生活中使用,又累又听不懂。我认为,首先,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造就了许多优美的词句。但网络语言如此简单直接,使得中国文字的内涵和美感都降低了。尤其是青少年,正在接受教育的阶段,如果长期使用网络语言,会使自己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运用能力下降。其次,不是所有人都能完全了解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对于从未接触过电脑或电脑初学者,简直就像密码那样难以弄懂。
六:南京大学中文系大三李敏同学
我认为语言的使用本就应该不拘一格,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其实和相声、小品一样,也是语言魅力的体现。很多畅销的网络小说里充斥了“美眉”、“青蛙”这样的网络语言,读起来让人耳目一新,如果把这些词换成正统的表达,它的可读性就差很多。不过,这种语言方式也仅适用于娱乐和非正式场合,在学习和生活中,最好不要使用这样的语言。
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力学专业大二张同学
网络语言也是一种语言实践,能在学生中间风靡,就说明它是有生命力的。但是,如果在生活中运用网络语言,那么无论是说出来的还是写出来的东西大部分人都看不懂,影响了沟通,这样也等于失去了语言的意义。其实现在使用这些网络语言的大都是中学生,这些孩子以使用这样的语言为荣。他们认为,如果不会用网络语言就如同乡下人不知道“麦当劳”、“肯德基”一样丢人。所以,我觉得网络语言根本就是一种时髦的象征,而根本不能为中国的语言发展带来任何好处。
调查结果显示,近三成市民表示网络语言与平时生活中所用的语言差别不大,而七成以上的市民则认为这些语言用在生活中让人听不懂。
相关文章:
- [2022年01月05日]泥客一句话经典(五十六)
- [2020年11月08日]当桌上只有你一个人不喝酒的时候
- [2020年10月08日]看高人是如何交朋友的
- [2020年07月17日]高三班主任给学生的离别赠言
- [2020年04月11日]世上所有的牛逼,都是用苦逼换来的
- [2020年03月26日]孙杨最大的问题,是他不会像姚明一样思考
- [2019年10月07日]最容易读错的六十八个姓氏
- [2019年10月07日]古代神话、道教神话、民间传说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 [2019年10月07日]知名志怪古籍《山海经》包含哪些内容
- [2019年10月07日]最后嫁得好的往往都是那些物质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