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绝的远古生物(5)
4)三叶虫
寒武纪的三叶虫世界
在动物分类学上,三叶虫属于脊椎动物门、三叶虫纲。它们生活在远古的海洋中,主要出现在寒武纪,到寒武纪晚期时发展到顶点。此后,三叶虫从极盛的高峰走向衰退,延续到二叠纪末期时绝灭,没有进入中生代。三叶虫在整个古生代3亿多年的漫长地质历程中生生不息,繁衍出了众多的类群和巨大的数量,总计有1500多个属,1万多个种。
三叶虫的形状大多为卵圆形或椭圆形,个体大小相差却很悬殊。发现于葡萄牙奥陶纪地层中的乌拉裂肋虫是最大的三叶虫之一,长达70厘米。而古盘虫、球接子之类的微小三叶虫却只有不到6毫米。常见的三叶虫一般长度都在3到10厘米,宽度在1到3厘米。超过20厘米的就算大型的了。在中国昆明寒武纪早期地层中曾经发现过长度为30厘米的莱得利基虫。
三叶虫化石广泛地分布在世界各地,因而对划分地层非常重要。但同时,许多三叶虫的属种又具有地方性特色,因而它们又对划分当时的海域分区,进而恢复当时的生物地理区系具有重要意义。
三叶虫生活的年代距今虽然遥远,但是科学家对它的形态、构造等特征的了解是相当充分的,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三叶虫身体表面披有坚固的甲壳,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经历多次脱壳生长,所以它们在地层中遗留下的化石数量比其他生物要多;其次,寒武纪海洋中很少有比三叶虫更大、更凶暴的动物和它生活在一起,因此它们能够迅速繁衍,广泛分布;此外,三叶虫化石大多保存在质地细致的石灰岩或页岩中,因此,不仅外壳的特征能够被观察得很清楚,而且有时其内部构造也能被看得很清晰。
三叶虫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它的背壳构造,其头部中央有一个突起的“头鞍”,可能是安置脑的处所。头鞍的表面有的光滑无饰,有的瘤斑点缀,还有的具有为数不等的横沟。这些横沟被称为“头鞍沟”。头鞍两侧,一般有成对的眼睛。沿眼睛的前后有一条沟,称为“面线”,这是三叶虫成长过程中借以脱壳钻出身体的地方。头部腹面的前端有一对分节的触须,既是行动器官,又是感觉器官。触须的后面是摄食的口,通常盖着“唇瓣”。口两侧有许多细小而分节的行动器官——附肢,附肢上有细密的纤毛,大概可以起到呼吸的作用。
三叶虫的胸部分节,多者达十几节,少者只分两节。各节之间以覆瓦状(即像房顶的瓦片一样一片覆叠在另一片的上面)关联起来,便于卷曲活动。三叶虫腹面两侧有为数众多的分节附肢,附肢上具有纤毛,因此这些附肢也兼负行动和呼吸之用。三叶虫的尾部和胸部一样,纵向上分为中轴及其两侧的肋叶部,其形态多样;尾部的边缘有的带刺,有的不带刺。
三叶虫的生活习性是多种多样的,化石中最多的一类是保存在石灰岩或页岩中,可见当时它们大多生活在浅海底或游移于淤泥之上。它们有的稍能游泳,有的随水漂流。志留纪中期的齿虫类,整个身体几乎被密密的长刺包围,这些长刺对于它们在水里游泳来说是一种强有力的推进器,因此可以推测它们是游泳的能手;同时,这些长刺也是抵御天敌的有效武器。这种类型的三叶虫主要是出现于奥陶纪到泥盆纪时期,当时与它共生的鹦鹉螺类、板足鲎类和鱼类都是三叶虫的劲敌,如果三叶虫不增强它的游泳能力和御敌的武器,它们怎样在那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继续生存繁衍呢?
奥陶纪的某些三叶虫,如宝石虫、斜视虫、隐头虫等还发展了卷曲的能力,它们的头部和尾部可以完全紧接在一起,仅将背部的硬壳暴露在外;它们还可以钻进淤泥以保护其柔软的腹部器官,这样,一方面便于御敌,另一方面也可以以类似于尺蠖那样的伸曲的方式推动身体前进。
对于三叶虫的个体发育过程,科学家通常是通过采集同一层位中同一种个体的不同生长阶段的标本来研究的。三叶虫的个体发育,大致划分为三个时期——幼年期、中年期和成年期。幼年期虫体头部和尾部尚不分明,也没有胸节,直径大约为0.24-1.3毫米。中年期虫体头部和尾部已经分开,胸节也已经发育,但是节数比成年期少一节。成年期虫体的胸部与尾部节数增加到了极限,虫体增大,壳上的刺、瘤等附加物均出现了。
三叶虫自从在寒武纪早期出现以后,在整个系统演化中各部主要构造特点也逐渐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规律主要有下列几方面:1、头鞍形态的变化:寒武纪早期的原始三叶虫的头鞍形态多为长圆锥形,凸起也不显著。往后到了寒武纪中期以后,头鞍逐渐缩短,两侧趋向平行,成为圆柱形,甚至有的成为了球形。到了寒武纪晚期及以后的三叶虫,甚至头鞍与其两侧的颊部分界也不清楚了。2、面线后支所在位置的变化:早期三叶虫的面线后支(即眼睛之后的那段面线)终点常与头部的后边缘或两颊角相交;往后到了奥陶纪以后的类型,则常与头部的两旁侧缘上相交。3、眼的变化:某些三叶虫的眼睛。早期是新月形的,随后逐渐变小,最后消失。另一类复眼比较发达的三叶虫,眼睛则由小变大,最后会出现眼柄,眼睛则长在高高耸起的眼柄顶端上。志留纪的许多三叶虫就属于这一类。4、身体周围长刺的变化:寒武纪和奥陶纪的三叶虫很少长刺,而志留纪及其以后的类型长刺较为多见,而且刺比以前的也更加复杂。5、胸节由多变少,尾部由小变大,头鞍上的横沟由多到少等等趋势也在许多类型的三叶虫中显示出来。
人们都知道,三叶虫是一种六亿年前生活在古生代浅海中的甲壳类动物,在二亿八千万午前已经绝种。而人类,在三叶虫早已灭绝了二亿多年之后的二百万年才出现。人类生活的年代,与三叶出的时代相差二亿七千多万年,而人类穿上鞋子的历史最多只有三四千年。如果有一只皮鞋踩在在三叶虫上,那一定会使全世界的地质学家、生物学家和考古学家们惊得日瞪口呆。
然而,这样令人难以设想的怪事竟然发生了!
1968年6月,美国业余化石爱好者米斯特前往犹他州的羚羊泉搜集化石。与他同行的还有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以及他的朋友谢普夫妇和他们的女儿。他们找到了几个三叶虫化石后,米斯特用锤子敲开一块4厘米厚的石头时,那块石头竟然像书本一样打开,奇迹出现了「一只几乎完整无缺的三叶虫化石上,非常清晰地踩著一只人类的脚印,而那个人竟然穿著皮鞋!
这只皮鞋印长28厘米,宽8.5厘米。当时似乎正踩著一只活的三叶虫,鞋跟比鞋底的印迹稍深,正如现今一般人的鞋印一样,惊奇万分的米斯特把这个化石拿给犹他州大学的柯克教授观看。柯克建议他去找地质学家检验。由于一时找不到适当的检验者,米斯特便在当地的《德西乐新闻报》上发表了这则消息和他的照片。很快,这个消息便传遍了美国,并在众多国家的科学家中引起了轰动。犹他州大学的地球科学博物馆馆长麦迪逊在记者招待会上说:
六亿年以前地球上没有人类,也没有可以造成近似人类脚印的猴子,或其它兽类.那么,在连脊椎动物还没有之前,有什么似人动物在这个星球上行走呢?
后来的检验证明,发现脚印的岩石确实属于寒武纪的年代。看过这个化石的柯克教授认为,三叶虫与那个穿著皮鞋的人很可能是同时代生存的。
1968年7月20日,一位来自阿里桑那州的地理学顾问克利夫德.伯帝克博士对AntelopeSpring进行了考察。他很快就在一床页岩上发现了一个小孩的足印。他说:足印有六英寸长,脚趾分开,好象从来没有穿过鞋,因为鞋会使脚趾紧密。脚弓的痕迹不明显,大脚趾也不突出。足印交呈两位地理学家和一位古生物学家。其中一位地理学家同意这是人的脚印,但古生物学家认为没有任何生物因素介于其中。伯帝克博士坚持他的观点:
足印在被发现之前,岩石恰巧经脚趾前部断裂,显现出清晰的致密层面,脚趾处可见层面凹陷,表明有重物压过泥土。
1968年8月,盐湖城公立学校系统的教育工作者丁.比特先生声称,他已在AntilopeSpring发现另外两块穿鞋足印。据库克教授说,没有三叶虫被踩,但有一片三叶虫被发现位于足印附近的同一块岩石里,表明这种小型海洋生物与穿凉鞋的漫游者可能处于同一时代。
这个化石的存在,使人类的历史年代成了不解之谜,如果所现非虚,那么它将是3亿到6亿年前所为,这已足够推翻所有传统的人类与地理进化学说,或者证明曾经有穿鞋的两足动物访问过地球。相信有外星人的人们说,这是某个来臼其它星球上的穿著皮鞋的二足智慧生物留下的。这种说法当然还缺乏足够的证据,但又有谁能回答,这脚印到底是谁留下的呢?
距今l万多年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被认为是可考历史中确实存在的地球人,而化石证据告诉人们,人类的祖先早出现于300万年前。有报道表明,在距今5亿多年前的地层里发现人的脚印。
1968年,隶属于美国哈奎尔兹公司的科学家W.J.曼斯特,在犹他州西部的羚羊镇采集岩石时,当他割开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寒武纪地层时,里面发现了一个脚印,脚印长25厘米,脚趾部分宽约8厘米,脚后跟部分宽约7厘米,脚后跟部分下凹1.5厘米。令人惊异的是,在这个脚印下,有三叶虫被踩踏的痕迹。【注:Disy对此有详细报道,但数据有出入】
1984年,在英国的冬米亚湖附近,在5.4亿年前的奥陶纪地层,也发现了一个如浮雕一样的脚印。
1987年,在美国圣路易士距今2.3亿年前的地层里,发现了一个裸足脚印:五个脚趾及脚弓清晰可见。
2.3亿年前的地层中遗留明显的裸足脚印,是个长约45厘米的大脚。
还有一些应该不属于现今人类的脚印:在美国的内华达州的蛋白石矿山,发现了超小型的脚印,它出现在蛋白石的原石里,长仅约3.8厘米,比人类婴儿的脚还小,莫非这个脚印是不知什么时代造访地球的外星人所有?
在美国的弗吉尼亚州帕卡斯巴库近郊,发现了长约36厘米的完整足迹;在美国堪萨斯州巴克斯塔矿区的砂岩中,则发现了长约90厘米的巨型脚印。
上述这些脚印,都经过科学家的鉴定,碳14测定的结果表明:这些脚印最近的也是在距今2亿多年前的地层中发现的,而且,排除了人工塑造的可能。
就人类已知的知识来说,这些脚印的主人应该是人。
问题是,如前所述,我们人类的祖先出现在地球上是数百万年前的事。而在数亿年前,人类应该没有出现,也没有出现过跟人类足迹类似的大型动物,不是化石已经证实的哺乳类、爬行类动物遗留下来的。
到目前为止,已有数十例地层中的脚印被报道,且均为严肃的科学杂志。
但这些脚印大都是存在于三叶虫生存的年代。如果是人为塑造的话,他们是怎样将雕做好的脚印刻在岩石上再埋人地层深处呢?这不仅需要花费骇人的费用,还不可能一点痕迹都不留下。
结论大概只有一个:在大约数亿年前,地球上已经有长著类似人类的脚,有的甚至穿著可能的鞋子,用双足直立行走的大型或巨型生物。
相关文章:
- [2021年01月20日]1582年的10月份为何少10天?
- [2020年01月27日]蝙蝠这种牛逼生物,不招惹人类已是万幸,为何还有人敢吃它们?
- [2019年10月09日]粗谈西方三大神话体系
- [2019年05月30日]啄木鸟其实根本不是啥好鸟
- [2019年03月24日]做梦时无法动弹也醒不过来
- [2018年11月25日]把宇宙138亿年的历史缩短到1年才会知道人类的历史有多么短暂
- [2018年07月27日]曹操为啥要杀死杨修
- [2017年09月02日]树懒,一种懒出天际的动物
- [2017年08月19日]泥客推荐:史上物理学的最强科普集合
- [2017年08月13日]泥客百科:费米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