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屈原:喝了啤酒不跳江?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殉志的故事妇孺皆知。但是,屈原喝酒之后还会跳江吗?湖南新闻频道的一则广告给出了“答案”:屈原悲闷地站在江边,一边口里念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边摆出要投江的架势。就在这时,坐在屈原身后的一位打扮洒脱的现代年轻人奉劝屈原说,“人都死了,你还能求索啥?”结果屈原一扫愁容,笑逐颜开,与这位现代年轻人席地而坐,开怀畅饮某品牌啤酒。(据9月15日新华网报道)
广告做到这个份儿上,实在令人痛心。爱国诗人以死殉志竟然也成了调侃的对象。倘若屈原真会让几瓶啤酒就灌得意乱情迷,想必也不会有大诗人屈原了。而这家啤酒企业做出这样的广告又是在传递什么信息呢?饮而忘志吗?
果真如此的话,这种啤酒成功人士大抵是不敢再喝的,喝过之后连爱国都忘了,还谈什么人生目标,还谈什么发展?未成功人士也是不敢喝的,喝过之后没了上下求索,没了拼搏奋斗,还谈什么成功?这样一来岂非适得其反?啤酒公司才不会像笔者这么“愚蠢”。人家广告一做,借着屈原的大名,一下子也就做到了妇孺皆知,自然可以借机大赚一笔。
稍加留意便不难发现,商业宣传中颠覆文化或历史名人的做法一直在“兴风作浪”。从历史名人到文化现象,从文革伤痕到日军侵华,几乎所有打上民族印迹的文化名人或特定时期社会痛点都被一些“精明”的商家挖掘出来作为卖点,把国难当成发财工具,把历史名人当成形象代言,还打着一副铭记历史、保持痛感的旗号,而其实质却是商业文化匮乏之下的文化狂躁!
而所有这些被颠覆被挑战的不仅仅是文化名人或历史现象,更为主要的是在挑衅民族信仰与情感。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而颠覆历史意味着对民族灵魂的挑衅。我们不主张全盘继承历史文化,但也并不意味着要把所有的历史文化全盘颠覆。当一个个被商业颠覆的文化名人以一种被颠覆的形象刻于我们的下一代心中时,我们的传统文化便会面临被全盘颠覆的危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并区别于他族的一种载体,当这种载体不复存在时,民族特征就将消失。
如今,屈原也要被颠覆了,下一个被颠覆的会是谁呢?真的要让商业利益就这样把一个个历史文化名人全部颠覆吗?
该为商业宣传立点儿规矩了!
相关文章:
- [2021年03月24日]各互联网大厂员工如何写:我换了一个灯泡
- [2020年08月02日]四十个比较虐的小说虐点
- [2020年02月24日]诸葛亮和汉献帝是同一人?
- [2019年06月15日]真假孙悟空
- [2019年04月20日]憋回去的屁去了哪了
- [2019年04月12日]如果把明朝王爷的名字放一起
- [2019年03月31日]谁才是《射雕英雄传》里真正的大侠
- [2019年03月10日]如何向外行解释频繁更改需求会令程序员疯掉
- [2019年02月15日]“完璧归赵”是一个被人误解千年的励志毒鸡汤
- [2018年12月16日]倒看四大名著,瞬间沧海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