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国内BIM发展的现状与局限
时间:2019-7-6 21:23:32

国内的BIM应用现状及局限从6个角度来说:施工企业、设计院、业主方、咨询单位、政府、学校。

施工企业

(1)现状

现在施工企业BIM出现的时间集中在两个时间点:

一是招投标阶段,现在很多项目都要求出示BIM技术方案,所以很多施工单位都会在这里弄一个BIM技术方案,涉及的层面主要是模型的建立、碰撞检测、装修方案、造价算量、建设排程、虚拟漫游等;

二是在机电管线安装前,由于现阶段BIM应用的限制,BIM对施工企业最核心的价值在于碰撞检测和造价算量,其次是虚拟漫游、装修方案等。碰撞检测可以找出图纸中的空间错位,减少施工的工期延误和返工率;造价算量可以有助于施工单位控制成本(当然还有其他用处,下面来讲);虚拟漫游、装修方案等有助于给甲方汇报,也有利于申报奖项或者增加金额。而在人员配比上,我看到的那些公司倒是不区分建筑、结构、机电之类的,施工单位的BIM人员都是要一起做这些。

当然这半年来施工企业对BIM的应用情况已经好很多了。我记得直到今年3月底我做BIM项目时依旧有很多施工企业反对BIM,觉得这玩意还不如经验。然而这次从台北回来时,施工企业已经会主动去认识学习BIM了,从这点也可以看出整个大环境的变化。

(2)局限

我认为施工单位BIM应用的局限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软件层面的局限,施工单位的软件使用主要还是revit,而施工企业对于插件的运用整体偏少,现阶段他们也不会进行相关的API开发,这种情况就会导致施工单位除了碰撞检测和造价算量之外,就很难再去实现其他功能,如施工安全模拟、当日耗料信息反馈、场地布局规划优化等。

二是模型深度的限制,以我去台湾时参访的根基营造为例,他们的模型都精确到每根钢筋怎么排布了,而大陆的大部分施工企业的BIM模型往往很难做到这一点,这边的侧重点还是在碰撞检测和造价算量。可如果模型深度达不到这种深度设计上的很多问题往往很难发现。我以前做过一个车站的BIM项目,当时图纸中有部分梁的配筋问题很大,钢筋之间间距非常小,密密麻麻排了两排,钢筋完全配成了钢板,而且还没有保护层,这种情况根本没法进行施工。

三是BIM人员的不足。BIM人员的不足有两个层面:建模人员的不足与BIM技术深化的缺乏。即使是中建三局八局这种技术强的单位,施工企业的BIM人员占整个项目人员的比例其实并不高,如果自己建模就这么点人肯定要累死而且往往难以按时完成任务。如果建模分包,那么施工单位的BIM就应该做的更深化,将模型与现场情况结合起来,如具体的施工过程或者精确到钢筋,但由于施工单位现在的BIM培训体制往往针对的是软件的操作学习,而且参加培训的大多是缺少工作经验的年轻员工,所以也很难做到这么细,更别提开发了。

四是缺少可操作的模拟方法。现在施工单位没法进行施工工序和操作的模拟,施工单位往往无法在动工前进行模拟来找出最佳操作方法,对于复杂工序是“事前专家论证+事后动画展示”的方式来进行,但论证的过程中并没有“建立模型+模拟操作”的方式。而有些技术不复杂但是现场条件受限的工序施工单位也不能对其很好模拟,如两台吊车同时吊设备怎么不互相影响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都是BIM可以解决的问题。

五是缺少可视化的技术和设备。以AR技术和Holograph技术为例,当图纸过于复杂时,即使是施工企业的人看了模型调出来的样子,也不一定能准确跟工人描述出来。如果现场配有移动设备,再运用AR或者Holograph技术,那么施工效率其实是可以大大提高的。当然可视化技术不仅包含AR和Holograph,但不管怎么用,目的都应该是提高施工现场的沟通效率。

六是造价算量的被迫不当应用。虽然现在施工企业会比以前更主动的去学习了解BIM,但依旧有很多不当应用。以前施工单位抵制BIM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先低价中标,然后通过方案变更来增加收入,这种情况是被市场行情逼出来的,也就是我说的被迫不当应用。现在他们开始使用BIM以及相关的造价算量软件,各个造价算量软件之间的由于算法问题会存在一些误差,有的偏大有的偏小,有些施工单位对甲方会用偏大的成本,对分包商会采用偏小的成本,然后自己卡差价。这种现象其实并不是好事,但为什么会有呢?还是市场行情逼出来的,也是被迫的不当应用。这种不当应用会阻碍施工企业去发展BIM技术。

设计院

(1)现状

最近很多设计院也都纷纷成立了BIM应用团队,但据我的了解,设计院的BIM现在还是雷声大雨点小。

在业务范围上来说,大部分设计院的BIM团队还是把BIM等同于revit,所做的一切基本都是围绕“建模、翻模、光照能耗、二维图纸优化”,但在业务上还是把BIM当做一个加分项,而不是主营业务。

在流程上来说BIM往往是以往设计流程走完了然后再加个revit建模及分析,或者是每前后两个专业晚了之后用revit来check一下有无设计错误。

人员配比上来说,设计院的BIM人员数目会多于施工单位项目现场上的BIM人员,这点也正常,毕竟是设计院。人员会区分建筑、结构、机电等不同工种的BIM工程师。

(2)局限

设计院BIM的限制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流程的限制。如上文所说,设计院做BIM往往是在传统设计流程后加了个revit的建模工作,这种建模工作最主要的目的是检查之前设计中的错误,如构件错位、碰撞问题等。然后再加一些光照能耗或者展示性的优化。这种流程下BIM完全就成了优化二维设计和做展示的工具,所做出的修改几乎都是微调,而对于概念设计、曲面变更等几乎没有影响,也就是说它并没有去真正改变设计理念或者在设计时就进行优化。这次我回来了解了一些设计院的情况,最近也在帮国内某大院进行BIM流程方案的修改,这点感受非常深刻。

二是应用层面的限制。上文也提到了,现在国内设计院对BIM的应用还是集中在“建模、翻模、光照能耗、二维图纸优化”,这种应用层面其实是很浅的,对于BIM模型的绿色能耗分析(如温度、用电、保水、固碳等)、结构抗震分析等等,都可以使用BIM去分析解决的。但现阶段设计院确实是没用到,而且也不会用。至于开发层面,现在倒是有不少设计院都尝试进行revit的二次开发,但是开发的方向貌似都集中在如何方便建模或者方便展示这种事情上……这思路我觉得不适合,具体在后续文章中再介绍。

三是盈利能力的限制。现阶段BIM对设计院创造的效益不大。我记得我去年做BIM的价格是10-12块一平方米,我去台湾之前已经到2块了,现在我回来了建模成本低的就只有几毛钱了(听说这还是在上海)。当然有些技术强、口碑好的公司依旧能维持10块以上甚至更高的价码,但对大部分建模公司来说建模的利润真的是很低了。由此可以看到设计院BIM的利润得有多低。但设计院不做BIM又不行,所以对于大部分设计院来说,现阶段BIM依旧是种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四是使用习惯的限制。很多年纪大一点的设计师都不会用revit这些软件,年轻的会用软件但又没有工程经验,这点在施工单位也是一样的局面。这种使用习惯会限制设计院对BIM的使用。

业主方

对于业主方需要分类讨论,所以这里现状和局限就放到一起来说。

(1)以住宅为核心的业主方:这类型开发商的代表是万科,万科最近喊BIM也喊的比较凶,也弄出了一些数据。但实际情况是,高层想推但是没思路,中下层对BIM这东西很排斥,觉得没什么用。不仅是万科,其他以住宅为核心的业主方也都是一样的态度。我始终觉得这类业主方的BIM思路不对,这类业主应该把BIM应用在其小区的配套设施的建设、运维、管理和小区居民的管理上,而不是用在住宅的,因为房屋住宅的建设已经非常成熟了,也并无太大难度,在建设阶段使用BIM反而会效果不大。具体我会在后续文章详细说下我的一些看法。

(2)以商业地产为核心的业主方:这类代表如龙湖,其实也差不多,也是不怎么待见BIM的。建设过程中也许还不出BIM有什么,但我觉得在商业地产的管理与运维上,BIM可以发挥巨大作用,具体在后续文章再说。

(3)以地标和大型公共建筑为核心的业主方:这类代表如世茂中信以及政府等,业主方比较欢迎BIM,但由于其公司(或政府)本身技术限制,所以其BIM的限制程度取决于BIM分包商的限制程度+公司领导人对BIM的支持程度。

(4)其他业主(如工业地产、养老地产类):这类如花样年,但这种业主方我倒是还没看见过有做BIM的……(也可能是我见识少……orz)不过我觉得BIM真的可以用在这上面。

咨询单位

咨询单位的发展非常快,不管是数量还是速度都超过了我的预期。这里也对咨询单位进行分类,现状和局限放到一起来讲。

(1)平台类咨询公司:比如广联达,广联达公司是自己开发软件或者搭建平台,对于这类公司,尤其是中国本土的企业,我觉得不应该说局限,相反应该是看到成绩和给予鼓励。

现在国内的很多BIM平台公司都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如广联达针对是BIM+造价,当然还有很多其他也正在努力的公司,我觉得对这种本土的BIM软件开发公司应该多多支持鼓励,我也希望有一天像广联达这样中国本土的BIM公司能走向世界,成为百年企业。

(2)非平台类咨询公司:这种公司经常做的事情是“建立BIM模型+BIM相关展示(漫游排程等)+软件培训(一般针对企业培训)”。这类公司局限可能要多些,有些也和施工单位存在的情况一样。

一是从数量上来说,这类公司现在是越来越多了,而且鱼龙混杂。这点估计大家感受也很深刻。

二是从技术深度来说,这类公司普遍存在的情况是“缺少个性化开发”(有些公司有做,但是太少,而且开发的范围也很窄)。缺少个性化开发的结果就是,项目上能做的事太少了,除了建模、碰撞检测、排程、造价算量等这些常规的事之外几乎做不了其他的了。而对于BIM咨询公司来说,只是使用现有软件会导致项目同质化和行业同质化,最后做出来的东西都差不多,做了10年的和做了20年的也差不多,毕竟软件这东西用个几年大家都差不多,工程经验这么重要的东西也会被软件自身的功能所限制住,这是不利于企业长久发展的。

三是在软件应用层面上。其实大部分公司也没有很多,还是那些常见的,跟台湾中兴的比起来还是少了不少,当然买软件也涉及成本问题,但有时候软件确实可以为项目加分不少。

政府

(1)现状

现在各级政府都想推广BIM,也出台了很多文件,甚至招标过程中都要求投标商做BIM。总之政府还是蛮看重BIM并希望推广他的。并且,从BIM的使用数量和比例上来说,政府的推动还是效果显着的。

(2)局限

政府的局限有四个方面。

一是规范本地化差。政府虽然自己出了一些BIM类的规范,或者是请了外面的企业和高校共同参与制定了一些行业规范标准,但问题在于,很多地方政府人员自己都不懂BIM是什么,甚至还没一些企业懂,这种情况下他们又如何去做领头羊推动BIM应用?又如何评定做出来的标准规范是有用的?大家仔细看看这段时间出来的各地级政府标准规范,其主体依旧是抄(注意用词,是抄)住建部的文件,并没有更本地的标准规范结合起来。

二是BIM标准的市场化不足。这里的不足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价格上。我个人认为,政府可以推广BIM,我也非常支持政府推动BIM,而且我觉得像建模深度这种也确实需要规范一下,但是BIM咨询的价格应该交由市场去解决,哪怕现在乱了一点,但是经过市场的沉淀,最终将会形成一个稳定的价格。现在上海给的价格是10块一平方,但实际上几毛钱的建模费都出来了,虽然有低价中标恶意更改的情况,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同质化高,大家都能会建模。我觉得政府不应该给建模深度的价格标准,政府应该给的是规范合同、确保履约以及违约惩罚。怎么说呢?就是建模费及建模深度应该是双方共同决定的,政府可以给范文明确合同中需要哪些东西、做到什么深度,但是价格应该是由市场选择决定。如果有低价中标,那就确保合同内容无误、做的事情不少,想恶意更改就确保能按违约处罚等等。这样会更有利于规范这个市场。

三是培训不够。现在很多政府及企业都不太了解BIM的概念及应用情况(这点各位从我这种渣渣都能开专栏就可以看出……),政府及企业间的互动培训也少了点,很多都是在编制规范时。我看了下从去年9月到现在,大部分的BIM有关的研讨会都是只有学界和企业界,缺少政府的人过去讲解推广其理念。去年9月的“工程建设行业BIM落地实务操作专题研讨会暨BIM技术深化应用成果展示会”,及今年的“大型工程建设项目BIM技术深化应用专题研讨会”等,也少了政府相关官员的参与。

四是整体规划宣传不够。我现在推测是(真的只有推测,我又不是其中委员啥的而且后来又跑到台湾去了……),政府是想先让大家知道BIM的概念及好处(2013年到2014年上半年的研讨会大部分都是围绕这个主题),然后是制定BIM的模型标准和参考文本价格等(2014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再进一步是BIM数据及相关法规的制定(现在已经开始了)。从先阶段来看,政府推广的进度还是可以的,包括不久前出的那个《2014中国BIM报告》我看了觉得也还算真实,现在单就BIM应用的范围和数量来说中国确实可以,只不过深度还不够而已。而这种深度不够的原因之一就是政府对自己整体规划的宣传不够。大家都是被政府牵着鼻子走,却不知道该何去何从,该走多远。如果政府能多宣传一点自己的整体规划,多告诉大家BIM能应用到什么深度的话,那么我们的BIM推动会好得多。

不过中国的BIM推广必然要走自己的路。现在全球BIM推广最成功的是英国,但英国是中小企业占主导,方便培训,而且由于地方小、企业数目也绝对没我们多,所以也容易定指标。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企业也多,在这点上只有找到自己的路才可以。我思考的一些建议会在后续的文章中给出,就算不对也请各位多多包涵。

学校

(1)现状

这里的学校特指中国大陆的学校,港台的学校在BIM上整体还是走在我们前面的。

现在中国大陆的高校对BIM是越来越重视,各个学校也都相继开展了BIM相关的教学和科研。根据超星发现的统计,目前大陆高校对BIM科研贡献率最高的五所高校是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以及重庆大学,当然其他高校也有做BIM相关的科研工作。而在教学层面,现在很多高校都在开设BIM导论及相关软件的课程,但是教学整体是滞后于科研的。

不过也能看到国内BIM在教学上的推广和努力,比方说今年马智亮教授的《高校BIM教学的方案编制》,以及在杭州举办的《第一届中国高校BIM技术推广和应用交流会》。我看了那个课程安排,除了清华的BIM教学我还不是很清楚外,其他我都能估计到大概内容,所以下面讲的一些局限估计在这次会议中也会有所体现和改变,不过到底能改变多少还得看参会的学校情况。等会议期间我再来写写我对BIM高校的建议,看看能猜中多少。

美国在BIM上的教学往往是将其作为一门课程跟本专业结合起来,研究部分交给实验室的多,而且他们对BIM的外延比较大,已经不仅仅是VDC了。我了解到的英国BIM教学研究情况是,顶尖的学校(如帝国理工等)一开始对BIM的反应不是很快,但一旦确定这玩意有前途后就发展十分迅速,现在英国是顶尖学校(如剑桥等)重视BIM方面的科研,一般点的学校(如萨尔福大学等)重视BIM方面的教学。

另这次从台北回来,佐治亚理工、台湾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昌大学等一些高校BIM中心的学生组建了“高校BIM联盟”,主要成员是学生,现在我们在尝试邀请香港、新加坡、欧洲及美国方面的学生加入(主要还是涉及交流平台的问题,所以进展有点慢,尽量争取一些非华人参与进来),如果有清华的BIM学子,诚邀加入,也欢迎同我联系。

(2)局限

高校的局限提现在四个方面。不过上文说了,我要猜猜会议对教学的改革,所以这里我就简单写,后面猜测的时候再详细写。

一是对概念教学的误解。感觉这点是通病,现在好多老师都只是把BIM当做是建模和管线碰撞,这样还怎么进行教学及相关科研?现在虽然有部分高校开设BIM导论一类的课程,但据我了解到其内容还是讲的是Little BIM,这会给学生以思想上局限。

二是对编程学习的忽视。BIM这种跟计算机高度结合的方向,编程功能还是少不了的。然而现在国内开设土木及相关专业的高校(除了清华等少量高校外)绝大部分还是不重视编程的。

三是对软件学习的缺失。现在大部分学生对BIM软件学习主要还是依赖于自学,没有很好将BIM软件的教学跟日常上课结合到一起。不过我相信这点会逐步得到改善。

四是对相应的综合能力培养的忽略。BIM人才不仅仅要会软件,还需要其他方面的能力,这点我在那个预测文章中再详细来写。

介绍完施工单位、设计院、业主方、咨询公司、政府以及学校的现状及局限,我们来总结一下大家存在的一些通病。

一是对概念的认知有误。国内对BIM的认知更多是集中在VDC,有的甚至就把它当做是“建模+管线碰撞”,这样的认知会阻碍BIM的发展与推动。

二是应用深度不够。这点我觉得首先还是来自于认知错误,光是revit模型就已经可以做很多事情了,如抗震分析、绿色建筑指标的分析等,而不仅仅是管线碰撞、排程和算量算价,这个我在后续的文章中再提。

三是对编程开发的忽视。本来对BIM的概念认知就有误解,再加上大家的编程水平普遍低,这种情况下很难根据现场情况作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而市面上的Revit插件我看了一下,主流的插件都集中在“建模”和“展示”上,这种开发模式也会为BIM发展带来局限。

四是缺少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一个优秀的BIM人才,应该做到四点:“丰富的工程实务经验、BIM软件应用能力、将BIM作为协同平台的良好沟通协调能力、把BIM作为创新的工具”(摘自国立台湾大学康仕仲教授《BIM人才培育与市场多元需求》,我对康老师的观点深表赞同)。我们现在对BIM人才的培训多集中在“Little BIM概念+软件使用”上,作为咨询公司来说这种培训倒也正常,但是对一个企业来说,他们应该做的更多,具体我在后续文章会讲。

五是BIM的模型深度不够。这点上文也有提到,就不说开发,我们现在的模型深度都不够深,所以很多二维图纸上的问题都发现不了。

六是BIM介入流程未改变。现在对BIM的使用往往是在所有流程走完之后再加个revit建模然后管线碰撞之类的,这种流程也无法让BIM发挥更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