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至尊魔影------史前巨鳄的威胁
时间:2006/2/1 23:00:00

从中生代中期直至新生代晚期的漫长岁月里,对世界上生活在江河湖泊附近的各类动物而言,幽深的水域或浓密的灌木丛中似乎始终闪现着令它们胆战心惊的至尊魔影,那可怕、致命的威胁正是来自本文的那些主角们--------史前巨鳄。

在正文开始之前,有一点我们不得不首先明确,本文提到的鳄类仅仅指鳄目动物。有些名字带鳄、且同样是大型猛食的动物却不是鳄目动物。像我们比较熟悉的引鳄(Erythrorsuchus)、鸟鳄(Ornithosuchus)、劳氏鳄(Rauisuchus)、波斯特鳄(Postosuchus)、蜥鳄(Saurosuchus)、武氏鳄(Vjushkovia)还有狂齿鳄(Rutiodon)等,它们其实分别属于初龙类动物(Arochosauria)中的引鳄科和镶嵌踝类各科,并不属于本文所要讲述的鳄目动物。关于它们的情况,可参见阿鹤所作《早期初龙》的专帖连载,惜乎没有登完!

当然,镶嵌踝类初龙中的一些成员其外貌与后来的鳄类非常相似,蜥鳄的外形与新生代大型陆栖鳄类就很相像;而植龙类中的一些种属的外形与鳄类就更像了,像狂齿鳄一眼望去与鳄类几乎没有区别,但实际上二者在鼻、腭、肩胛和臀部都有区别,尤其是鼻孔的位置,植龙类的鼻孔位于其头顶而不象鳄类位于吻部前端。

鳄目成员----原鳄(Protosuchus)直到三叠纪中晚期才蹒跚登上了历史舞台,它们是一类只有0.8到1米左右的小型陆生食肉动物,与后期鳄类相比,其腿部相对身体其它部位显得很长,它行动迅速,战战兢兢地穿行在波斯特鳄、鸟鳄、以及早期食肉恐龙---艾雷拉龙(Herrerasaurus)、腔骨龙(Coelophysis)等的阴影之下,而此时所谓的副鳄类却达到了其演化的颠峰,几乎所有的淡水领域都被植龙(Phytosaur)、迷鳄(Mystriosuchus)凿齿鳄(Smilosuchus)、狂齿鳄等副鳄类牢牢占据,其中更是产生出了身长达8米的巨无霸----剑鼻鳄(Machaeroprosopus)。

三叠纪晚期的楔形鳄(sphenosuchus)和Barberenasuchus也是早期鳄目动物的代表,它们比原鳄类更加“苗条”,也可能更加敏捷。(最新的发现表明楔形鳄科的某些种类居然一直“坚持”到了白垩纪早期)。

我国在云南禄丰晚三叠纪也发现过原鳄类的代表,名甲板小鳄(Mi-crochampsa scutata)。化石只保存了11个连续的脊椎骨,三排甲板和一些肋骨,是我国现知最小的一种鳄类。它的发现,说明即便在鳄类的早期进化阶段,我国南方的湖沼中就已有原鳄类生存。

但就是这样的鳄目动物却和恐龙、鱼龙、蛇颈龙等动物一样成功地度过了三叠纪末期的生物灭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该次灭绝不仅使恐龙类成为了世界的主人,也使鳄类动物获得了发展的良机。当时间进入侏罗纪后,鳄类开始了多途径进化,并很快适应了新的生态圈,向大海、陆栖和水陆两栖三个方向开始演化。

一、 海生鳄类:

该类型鳄类主要生活在侏罗纪时代,由于侏罗纪早、中期是一个较大规模的海浸时期,陆地范围缩小,所以部分鳄类开始适应海边生活或完全海生。像早期进入大海的狭蜥鳄和真蜥鳄(Teleosaurus)还保持着淡水祖先的样子身披盔甲,有长蹼的脚。但此后出现的海栖鳄类的身体结构就表现为对环境的高度适应,甚至显得非常特化。全身无普通鳄类具有的甲片,四肢演化成了鳍肢状。尾巴的形状像鱼鳍,以帮助它游泳。这一时期海鳄类的主要代表是地蜥鳄(Metriorhynchus)和地龙(Geosaurus)。

地蜥鳄性情凶猛,身长可长到3到4米,由于体型结构的原因,在海中的行动相当敏捷,这使得它们的取食范围很广,从各种中小型鱼类、菊石、箭石类,到龟类、蛇颈龙幼崽,甚至连在海面捕食的小型翼龙和巨大的利兹鱼都有可能成为地蜥鳄机会主义的袭击对象。

地龙(Geosaurus)与地蜥鳄同科,体形略小于地蜥鳄(约2.5米),习性相仿,曾广泛分布于各浅海岸边。

地蜥鳄捕食菊石

地龙(Geosaurus)复原图

中生代海生鳄类从其出现开始,就受到竞争对手的强有力的挑战,侏罗纪中大型的鱼龙类、上龙类一直威胁着它们的生存,其中上龙类中的滑齿龙、克柔龙等更扮演着它们天敌的身份。进入白垩纪后,随着海王龙等沧龙类的异军突起,海生鳄类渐渐走到了演化之路的尽头,它们甚至没有目睹到恐龙家族的最后灭亡。

由于海生鳄类从未登上过食物链的顶端,它们中始终没有产生出能真正“兴风作浪”的大家伙,故而,本文也就不对它们的兴亡史进行详述了,以后有机会专贴讨论吧。

二.陆栖鳄类:

早期的原鳄和楔形鳄等就是典型的陆栖鳄类,与有可能是热血爬行动物的恐龙类不同,鳄类仍是冷血爬行动物,陆栖鳄类身上基本都有鳞甲防护,头骨较高,牙齿出现初步分化,与两栖鳄类相比身体结构显得较为“进步”。但由于整个中生代时期,各类强大的食肉恐龙盘踞在陆地的各个角落,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陆栖鳄类的生存。故而,中生代陆栖鳄类的体形往往不太大(仅与同时代食肉动物而言),四肢修长,行动敏捷,食性较广。

目前,侏罗纪大型陆栖鳄类的化石发现不多,主要还是楔形鳄、地平鳄(Terrestrisuchus)等早期鳄类的继续繁衍。在南美生活的布氏鳄(Bretesuchus)可算是“鹤立鸡群”了,它的体长可超过4米,拥有强有力的牙齿和下颌骨,四肢较长而健壮。虽说有南方巨兽龙(Giganotosaurus)、食肉牛龙(Carnotaurus)、阿贝力龙(Abelisaurus)等巨无霸环伺在侧,但凭借速度和可怕的咬嗜力, 布氏鳄在当时的南美草原和林地中仍堪称幽灵之一。(当然,近年来也有学者认为,布氏鳄可能如后来新生代的鬣狗类一样,营腐食生活,专门打扫那些巨大食肉龙类的残羹剩饭)。

布氏鳄(Bretesuchus)的复原像

在中白垩纪的非洲西南部,利比哥鳄(Libycosuchus)是非常普遍的中小型食肉动物,体长一般不会超过2.5米,它们有着类似鲨鱼的利齿和铠甲,其最明显的特征是长着一个像猪嘴一样前突的吻部。其一生的大部分光阴都是在高高的草丛和灌木中度过,这给了它们躲避天地和猎食的良好环境。利比哥鳄在幼年时主要靠捕食昆虫、蜥蜴或小型哺乳类为生,成年后,结伙袭击中小型素食龙甚至腔骨龙类大概也是它们愿意干的事。

南美阿根廷平原近年来发现了一些白垩纪晚期的陆栖鳄类,例如诺托鳄(Notosuchus)和科玛绘鳄(Comahuesuchus),它们的头骨和牙齿很有特点。但科学家们对它们的生活习性还不是很清楚,有待进一步的发现。

白垩纪南美陆栖鳄类诺托鳄(Notosuchus)和科玛绘鳄(Comahuesuchus)的头骨复原图。

锯齿鳄类(Pristochampsids)是在始新世的中期横空出世的一类成功的陆栖鳄类,据研究,它们很可能是由在中生代中苟延残喘的地平鳄中的一支进化而来。其最典型的就是始锯齿鳄(Pristichampus),它体长3到4米,拥有强健的四肢,四肢上坚硬的类蹄组织代替了普通鳄类的爪。其最明显的特征还在于,始锯齿鳄长有一副尖锐还带有锯齿的可怕牙齿,当它觅食时就像一辆重型装甲车在欧洲、北美的原野上游荡,犹如袖珍版的暴龙类再现。始锯齿鳄发现猎物后能发起强有力的冲刺,这使得它们对当时弱小的伪齿兽类、新月兽类等踝节类哺乳动物产生了极大地威胁,体形庞大、行动缓慢的冠齿兽、恐角兽的幼崽更是它们捕杀的好对象,包括中兽类、牛兽类在内的早期食肉类哺乳动物也不得不对之退避三舍。当锯齿鳄类肆略于北半球之时,始新世中晚期的南美大陆也大量出现了一类全新的陆地掠食鳄类,它们就是西贝鳄亚目动物(Sebecosuchids),主要包括两个属:西贝鳄(Sebecus),和公社鳄(Ayllusuchus)。其实最早的西贝鳄亚目的成员早在白垩纪后期即已出现,但直到始新世晚期才在南美大陆昌盛起来。它们的身材较为纤细,四肢较长且近乎直立于腹部,牙齿较长且弯曲、扁平,齿间隙较大,与肉食性恐龙的牙齿有相似的特征,最初有的学者还以为是某些食肉龙类残存到了新生代呢。人们至今对于西贝鳄类的生活习性了解甚少,只知道在食肉恐龙退出历史舞台后,而大型有胎盘类食肉猛兽尚未崛起前的那段岁月中,西贝鳄类是南美大陆绝对的顶级掠食者,其锋芒甚至压倒了恐鹤等大型食肉鸟类。(有学者甚至从西贝鳄类牙齿及颌骨发育的情况,推断出它们好象是埋伏在林地里的好手,这些长腿凶暴的家伙没准就是当时过于繁盛的大型食肉鸟类的天敌。)

从化石分布的沉积物判断,西贝鳄类虽是陆栖动物,但其生活的环境却是类似今天亚马逊平原那样的热带雨林,当中新世的气候开始变的干燥、寒冷后,繁盛一时的西贝鳄类终于在中新世的末期无可奈何地走上了不归路。

我国南雄发现的“大塘平顶鳄”,是西贝鳄的一个分支。它的发现更进一步为西贝鳄的世界性分布提供了确凿的证据(西贝鳄最初发现于南美,开始时有人假定这个已经灭绝了的动物只限于南美)。

地球历史进入新生代中新世后,气候逐步开始变的干燥,往日遍布世界的热带雨林逐步变成了草原。这一切对陆地动物的影响非常大,许多新的适应干燥气候的新种属纷纷出现,这一点在食肉哺乳动物中显现的最为明显,裂肉兽、牛鬣兽、父猫等大型肉齿类动物归于了尘埃,猫科、猎猫科、熊科等新食肉类却迅速崛起,占据了食物链的上端。而这一切对于大型陆栖鳄类来说,却好似灭顶之灾。到中新世末期,全球几乎所有大型陆栖鳄类和相当多的两栖生活的鳄类都已难觅踪迹。以前的理论对此解释为,由于新食肉类的竞争和猎物习性的改进使得大型陆栖鳄类无法适应,从而导致灭绝。现在的理论普遍认为,还是因为中新世地球上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由热带雨林型向高燥季风型转变,才导致了陆栖鳄类的大灭绝。

但是自然界的历史总是存在着难以解释的“例外”,在相对“孤立”的澳洲大陆上,自始新世早期以来就栖息着一类叫做马氏鳄(Mekosuchus)的中型陆栖鳄类,尽管外形有些类似,但在亲缘关系上,它们既不属于西贝鳄类、包氏鳄类,也与锯齿鳄类没多少关系,它们属于单独的马氏鳄亚目(Mekosuchinae)成员。到了中新世后期,马氏鳄中的一个看起来不那么起眼的中型成员米氏金卡纳鳄(Quinkana meboldi)却令人吃惊地发展起来。

早期的米氏金卡纳鳄(Quinkana meboldi)还只是3米长的“小家伙”。

经过上新世的不断演化,更新世初期,一类真正的陆栖鳄类之王----莫氏金卡纳鳄(Quinkana Molnar)在别的陆栖鳄类几乎全部灭绝后,却开始了“君临天下”的生涯。

更新世的莫氏金卡纳鳄体长可达7至8米,这对于陆生食肉动物而言,绝对是个惊人的庞然大物了,它归属于马氏鳄科,该科成员现今已全部绝灭。与澳洲现有鳄类不同,金卡纳鳄(Quinkana)的腿比西贝鳄类的更加强壮且直,牙齿如刀刃般锋利,双腭极其有力,足以撕猎任何动物的护甲,这使得金卡纳鳄成为一个可长时间追击猎物,并瞬间致其死地的可怕猎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金卡纳鳄与同样巨大、可怕的Megalania prisca巨蜥一起雄居澳洲动物食物链的顶端,金卡纳鳄的猎食范围非常广,大到双门齿兽、巨型短面袋鼠(Procoptodon)、平面袋鼠(Protemnodon)以及几种大型地栖鸟类,小到鸭嘴兽、针鼹,甚至连大型蟒类(Wonambi naracoortensis)和同时期其它水栖鳄类也不时出现在它的食谱上。

陆栖鳄类之王----莫氏金卡纳鳄(Quinkana Molnar)的复原简图

在前面说了海栖和陆栖鳄类,但真正的主角还是下面的那些成员:

两栖鳄类:

由于副鳄类的“全军覆没”,使得早侏罗纪淡水区域相对空旷,这给了鳄类重新回到淡水区域的绝好时机。开始时营淡水两栖生活的鳄类还是以鱼类为主要食物的“弱小动物”,像北美、东亚的贫齿鳄类(Edentosuchus)。其后,更加适合捕鱼为生的石鳄(Steneosaurus)和长嘴鳄(Teleosuchus)都相继出现。

长嘴鳄类复原图

直到侏罗纪中期,真正能够威胁到来水边饮水的大中型陆地动物的鳄类才开始露面,那就是从南亚到北美都有分布的稜角鳞鳄(Goniopholis),它们身体可长到7米多,粗壮大口,喜欢在浅水处袭击猎物。在中国和中亚,稜角鳞鳄的近亲孙氏鳄(Sunosuchus)起着和它差不多的作用。

西班牙画家Raul Martin笔下稜角鳞鳄袭击鹈鹕龙的场面

侏罗纪中晚期,欧亚大陆和非洲出现了大头鳄类(Pholidosaurus),这是一类大型猛食,既捕食鱼类也觊觎着到岸边饮水的动物的凶猛动物。初期的大头鳄类中比较有名的是Pelagosaurus。它们的化石在欧洲和非洲的不少地方被发现,显示出其极强的适应性,尤其是后期的Pelagosaurus体形明显增大(达8到9米),这一切强烈地显示出,大头鳄类中真正的“帝王”已呼之欲出啦。

埋伏在水边的大头鳄扑向猎物

时光退回到白垩纪的初期----1亿l千万年前的北非近海沼泽地带,各类体形大小不一的素食恐龙类正悠闲的觅食、交配、嬉戏,远处可怕的非洲中生代霸主----鲨齿龙(Carcharodontosaurus)正逡巡着它的领地,巴哈利亚龙(Bahariasaurus)、似鳄龙(Suchomimus)等也对着那些潜在的猎物虎视耽耽....。而此时在湍急的河流中,另一个魔影也正蓄势待发,当一群恐龙正小心翼翼地在河边喝水。突然,13米长的巨大鳄鱼张开双颚,迅猛地扑向猎物,锐利的巨齿瞬间刺透了恐龙坚硬的皮肤……这样的场景出自科学家的想象,但那巨大的鳄鱼却不是幻想的产物。在一项由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资助并组织的名为“2000探险”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科学家们在撒哈拉大沙漠中发现了一具生活在l亿l千万年前的巨大鳄鱼的化石。经过近两年的整理和研究,这只大头鳄类中的“至尊”终于“浮出水面”。

对远古巨鳄的研究始于1966年。当年,法国的古生物学家亚伯特率先发现了这种巨鳄的部分牙齿、脊椎、鳞片的化石,据此推断出这种鳄鱼具有庞大无比的身躯,因之将其命名为“帝鳄”(Sarcosuchus),意为鳄鱼中的王者。由于采集到的化石数量很少、依据不足,加之受到科研条件的制约,研究工作一度中断,“帝鳄”的身世成为颇受科学界关注的未解之谜。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驻会探险家保罗·赛雷诺博士(Paul Sereno)是一名古生物学家,也是芝加哥大学生物解剖学的教授。现年45岁的他长期在全世界寻找和研究恐龙。11年来,保罗曾四闯撒哈拉大沙漠并已获得丰硕的成果。凭借科学的方法和超人的胆量,保罗已经发现了不少恐龙的新品种,包括笨重的尤巴利龙、可怕的非洲翅麦龙、敏捷的三角迅跑龙和凶猛的似鳄龙。他的探险发现使人们对非洲恐龙产生了全新的认识。

依照国家地理学会的探险计划,保罗率领一个探险小组,携带4个月的给养第五次深入撒哈拉沙漠,一举揭开了帝鳄的奥秘。2000年8月30日,在茫茫沙海之中摄氏52度的高温下艰苦搜寻的保罗终于有了重大的发现:一具庞大的、残缺的古代动物骨骼化石破沙出世。它的头骨基本完整,长约6英尺,大得惊人。通过辨认,保罗确认这不是恐龙,而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中生代地球上最大的鳄鱼——帝鳄,

科学家们首先在实验室里测定了这只巨鳄的年龄,确定了残缺的骨骼的数量和种类,而后前往世界各地对相关的野生鳄鱼开展深入的比照研究。为了确定巨鳄的身长和体重,他们在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捕获了一条12英尺长的美洲鳄,测量出头部与躯干的比例,再根据巨鳄头骨化石的长度换算出这只远古巨鳄的长度约为40英尺(13米),进而换算出这头帝鳄的体重约为10吨。他们通过测定野生鳄的咬合能力换算出成年帝鳄的咬合力为一万八千磅。足以推断帝鳄能够毫不费力地咬死在河边饮水的素食恐龙。即使面对同样在河边捕食鱼类、12米长近4米高的似鳄龙的挑衅时,帝鳄也可毫不含糊地将其逐出自己的领地。

帝鳄捕食时激动人心的场面

帝鳄进食

同样是Raul Martin笔下帝鳄与似鳄龙冲突的场面

白垩纪的北非水域中,帝鳄绝不是仅有的巨大鳄类成员,无棘腔鳄(Stomatosuchus inermis)始终与其相伴共存于同一地域,但长达10米的无棘腔鳄的习性却与帝鳄大相径庭,它的主要捕食对象是鱼类、虾类等中小型水生动物,对临水的陆栖动物而言,无棘腔鳄并不产生什么威胁。试想一下,在白垩纪的北非河边,庸懒可怕的帝鳄们静静地伏于岸边的浅水中,等待着它们牺牲者的光临;远处无棘腔鳄正翻波逐浪、大口吞食着它的美味,其巨大的身躯被一轮残阳印照的金光粼粼,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色。

“中生代的须鲸”----无棘腔鳄复原图(另一种形式的复原图详见《中生代鳄类中的另类》)

与Pelagosaurus相比,显得稍小一点的阔坚齿鳄(Eutretauranosuchus)属于大头鳄类中的晚辈,白垩纪早期出现于北美大陆。它们出现后与原来的淡水居民----稜角鳞鳄类展开了激烈的生存竞争,该竞争直接导致后者逐渐趋于灭绝。

但白垩纪北美大陆淡水流域之王却注定了不是它们,大名鼎鼎的恐鳄(Deinosuchus)及其近亲怖鳄(Phobosuchus)在白垩纪中期粉墨登场了,恐鳄体长9米,怖鳄更可达12米左右。人们在挖掘北美恐鳄化石的现场曾发现大量鸭嘴龙类散乱的骨骼化石,显然是恐鳄“大餐”后的纪念。大家能够想象一下,这些身高9米,体重达12吨的大家伙被恐鳄或怖鳄猎杀时血肉横飞的可怕景象吗?近来,人们在暴龙类中的阿尔伯塔龙(Albertosaurus)的骨骼上也发现了恐鳄咬噬过的痕迹,难道对强如阿尔伯塔龙的大型食肉恐龙,恐鳄们也敢进攻?(有的学者对此解释为,恐鳄有食恐龙尸体的习性,目前此假说还未被所有人承认)。

怖鳄复原图

恐鳄与人的比例

正遨游在古新世寂静湖水中的鳄龙(Champsosaurs)

中生代最后一类堪称巨鳄的动物生存在白垩纪末期的美洲大陆,它的名字叫----雷迪氏鳄(Leidyosuchus),这类与现今美洲的凯门鳄类(caiman)有某种亲缘关系,雷迪氏鳄性情凶暴且体形相当巨大,在当时的美洲几乎没有什么天敌。它们分布于南美和北美大陆的很多地区,现今被发现的化石种就有六个之多。

中生代最后一类堪称巨鳄的动物生存在白垩纪末期的美洲大陆,它的名字叫----雷迪氏鳄(Leidyosuchus),这类与现今美洲的凯门鳄类(caiman)有某种亲缘关系,雷迪氏鳄性情凶暴且体形相当巨大,在当时的美洲几乎没有什么天敌。它们分布于南美和北美大陆的很多地区,现今被发现的化石种就有六个之多。

雷迪氏鳄(Leidyosuchus canadensis)的头骨化石

也只有雷迪氏鳄才敢在白垩纪末期的阳光下懒懒地晒太阳。

白垩纪末期的大灭绝事件给称霸整个中生代的恐龙类敲响了最后的丧钟,对雷迪氏鳄等中生代巨型鳄类也似乎带来了致命的打击,但有趣的是,现在有些学者对诸如雷迪氏鳄等是否真的灭绝于白垩纪大灭绝事件产生了怀疑,因为在白垩纪末期与雷迪氏鳄共存的鳄龙、黑鳄(Melanosuchus)等大中型鳄类以及原始美洲短吻鳄类中的一些成员都在始新世早期的地层中被发现,那些科学家们有理由相信,并不是大灭绝事件消灭了雷迪氏鳄等中生代巨鳄,反倒是古新世贫瘠的陆地食物资源使得那些靠捕杀大型陆地动物为生的巨型杀手们走向了灭亡。

与雷迪氏鳄相比,一些诸如0.6米长的森林鳄(Dyrosaurus)这样的小型两栖鳄类大量安然度过了那场劫难,在古新世广大密林中的大小溪流和湖泊中,森林鳄们欢快地进行着它们的狩猎和嬉戏。

在第三纪早期的整个古新世期间,陆栖动物处于大灭绝后的恢复期,鳄类动物也一样,大都以中小型和杂食性为主,除森林鳄外,双犬齿鳄(Diplocynodon)也是其中的典型之一,它属于短吻鳄家族的早期成员,自始新世以来广泛分布在欧洲、北美洲等地,由于发现其没有容纳下颚第四颗齿的凹窝,从而易与其它鳄类区分开,它们的身体结构比较原始,且进化方向也始终保守,但却直到上新世才灭绝。

黑鳄(Melanosuchus)是始新世美洲另一类比较常见的鳄类动物,这也可能是美洲短吻鳄家族中出现过的最大成员了,体长可到6或7米,长有较大的眼睛且旁有突起的骨脊,狭窄而短的吻部,这些都已经是现代美洲短吻鳄的特征啦,不过黑鳄那时的分布可要广得多,非洲尼日尔地区也有发现(Melanosuchus niger)。

1986年南美大陆又传出了更为激动人心的消息,一个加拿大古生物科考小组在巴西亚马逊平原发现了距今为止最为庞大的史前鳄类的头骨化石,该头骨化石长达1.5米,据古生物学家们推测,这条普鲁斯鳄(Purussaurus)全身可达15米,体宽2.7米,重达18吨左右,几乎有恐鳄的三倍重,比暴龙还要庞大。据推测,普鲁斯鳄的行动比较缓慢,它主要靠埋伏袭击一些同样大型缓慢的龟类、沙加兽类、钝脚类、啮齿类(Phoberomys patteroni)以及别的爬行类为生,这些动物在当时的南美非常普遍。当时更令人吃惊的是,该普鲁斯鳄的牙齿没有丝毫老化的现象,估计它还应该能够继续生长,直至19到20米长,这是多么壮观的巨鳄呀。

同时期,巴西平原上还栖息着另一类巨大鳄类----亚马逊莫拉氏鳄(Mourasuchus amazonensis),身长也达9米左右,好象与现今凯门鳄有某种亲缘关系,并生存到了中新世早期。只是由于资料太少,且本人对德文一窍不通,故无法描述,见谅。

普鲁斯鳄复原

密林中的恐怖-普鲁斯鳄

现代澳洲是咸水、淡水鳄类的天堂,史前也是这样,始新世出现的神源氏鳄(Kambara murgonensis)曾遍布澳洲的大小水域,它只能算是中等大小的鳄类(体长6米左右),但已经显示出宽吻鳄类的典型特征。有趣的是,其后在澳洲出现的巴氏邪鳄(Baru wickeni)和Pallimnarchus等史前宽吻鳄类与其都没有什么直接的亲缘关系,神源氏鳄类在中新世绝迹后没有留下任何后裔。Pallimnarchus的双腭较大,但其牙齿远远没有同时代的陆栖鳄Quinkana的牙齿锋利,它们不能撕裂、切割下猎物的肉体,只能使其淹死,再慢慢吞食,当然它们还得提防恐怖的Megalania prisca巨蜥以及Quinkana鳄的袭击。而巴氏邪鳄其实与陆地鳄类之王莫氏金卡纳鳄(Quinkana Molnar)还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所以有学者认为,巴氏邪鳄也可能营陆栖生活。

神源氏鳄(Kambara murgonensis)的头部复原图

经过中新世末期的纷纷绝迹,上新世时的鳄类显得比较“沉闷而乏味”,可就在这时,在中亚的大湖中孕育出了一种非常“苗条”的巨鳄----喙嘴鳄(Rhamphosuchus),这种鳄类是专门以水中鱼类为主食的,可是其身体非常细长,身长达到15米左右,但重量远远不及南美的普鲁斯鳄。喙嘴鳄类的演化非常成功,其存在时间相当长。据考证我国华南地区上新世生存的田氏鳄(Tienosuchus)以及古代危害两广居民捕鱼及家畜的宋鳄,就是喙嘴鳄类的后裔。另外马来切喙鳄也与喙嘴鳄类有相当的亲缘关系。

喙嘴鳄头骨化石

进入更新世后,由于气候的变冷,高纬度地区的鳄类相继绝灭,其余的也没什么有特色,除了在非洲和南美生活的角鳄(Ceratosuchus),它们有着一对不知何用的角,可惜资料太少,以后再补充吧。

角鳄复原图

历史的卷章终于翻到了今天,非洲的尼罗鳄、南美的奥里诺科鳄和澳洲重达1吨多的湾鳄依然主宰着各自的领域,只要人类善加保护,鳄类----这种大自然制造的完美猎手就还将子子孙孙繁衍下去。

史前鳄类与人的比较

中生代鳄类中的几种“另类”

这都是中生代鳄类中的几种“另类”,简介如下:(由上到下)

生活在晚三叠纪的Barberenasuchus brasiliensis,化石发现于巴西,体长一米。

生活在中侏罗纪的Metriorhynchus,化石发现于欧洲、南美及澳洲,体长4-6米。

生活在晚白垩纪的Bretesuchus bonapartei,化石发现于巴西,体长近4米。

生活在晚白垩纪的Stomatosuchus inermis,化石发现于埃及,体长近10米。它最有趣,好像就是我们曾讨论过的“鹈鹕嘴”。

无脚鳄鱼

帝鳄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