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管理 > 浏览文章

BIM之路是这样踏踏实实干出来的

(日期:2018-07-21 11:45:31)

哈尔滨哈飞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为哈飞建安公司)隶属于中航工业哈飞集团,是集房地产开发、设计、施工、运维及建筑产业链附属产品生产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施工企业。哈飞建安公司BIM中心成立于2015年,BIM中心技术骨干由哈飞建安公司长期从事设计、施工及造价管理的一线工程师组成,共8人,专业涵盖土建、市政、机电、钢结构、装饰。

我是韩宇,2008年毕业于黑龙江科技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公司下属的施工单位,做了两年的施工内业后转到公司下设的设计公司从事建筑电气专业设计,直至2015年,公司成立BIM中心,调任到BIM中心主要从事机电部分的工作,现任BIM中心技术负责人。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希望能给刚刚走上BIM之路或即将走上BIM之路的施工企业提供简单的借鉴,也许我说的不能完全适用于您的企业,如果能有一句话触动到您足矣,因为我深知刚刚走上这条路的BIMer有多么迷茫。

初识BIM

自2012年,建筑行业在经历了惊心动魄的过山车后,进入了漫长的寒冬,弱肉强食、兼并重组的序幕悄然拉开。施工企业只有通过精细化管理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才能在这场硬仗中立于不败之地,对我们的企业而言,技术与管理的创新显得迫在眉睫。

此时,BIM的出现,恰恰为我们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精细化转型提供了技术手段。也就在这个时候,我们接触到了BIM,并试图在BIM上寻找一个突破口。哈飞建安于2015年成立了BIM中心,我很荣幸地成为其中一员,我与BIM的故事就此展开......

2015年的某个早上,一条微信伴随着清脆而熟悉的声音发来,如一道惊雷般打破了我一如往常的平静。微信来自公司领导,屏幕上赫然写着“上网查一下BIM,看看是否有用?”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指令,我是茫然失措的。BIM?什么是BIM?我对它的基本认知,从“百度一下”开始……可是,百度能搜索到的内容实在无法满足我的深层需求,真正落地的技术知识难以直接获取到。于是,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我主动联系了广联达哈尔滨分公司的人员,请他们来到我们公司详细讲解行业现状、BIM的前世今生、BIM的优势与BIM软件可实现的价值。彼时,听得云里雾里的我们竟天真地认为「BIM只是一些与建筑相关的软件而已」。

更始料未及地是,从那一刻起,填鸭式的BIM软件学习开始了。Revit、Sketch up、Navisworks、Lumion、BIM5D、MagiCAD......我们没日没夜地恶补了整整几个月,正是这样高强度的学习,使我们的BIM小组成员迅速成长了起来。随着BIM软件的学习逐渐深入,我们越发感受到「BIM的核心价值在于information(信息)」,这种认知层面的转变大大增强了团队的协作能力。

BIM初试

在那段共同学习BIM的日子里,我有幸认识了很多大型施工单位被领导指派来学BIM的年轻人,他们极具创造力。在学习之初,我们在BIM领域的差距是很小的,但是在学习结束一段时间后,经过交谈发现,当中大部分人是处于搁浅状态的。谈及BIM,他们的印象里,只能想起自己曾学过一些BIM软件,实际工作中的使用率较低,并没有感受到BIM带来的价值。

在经过高强度的软件学习后,我和我的团队对下一步的计划及BIM应用目标是未知的。过去的几个月只是学到了一些BIM相关知识,我们潜意识里认为这些知识未来也许会派上用场,但是,对BIM的学习也就告一段落了。我们的领导有着异常强大的内心,他并不认为BIM的价值只能停留在软件操作层面。为了让我们真正的学以致用,并验证BIM对企业的价值,领导让我们从公司即将投标的项目入手,开始实战模拟。他内心的紧张与焦灼是可想而知的,我们的任何技术疏漏都可能导致项目投标失败。

2015年11月,哈飞建安公司,第一个应用BIM技术的项目,我至今不忘。

哈尔滨东安三利厂房建设项目,在投标阶段,我们利用BIM技术建立了各专业的可视化三维模型,这是我们应用BIM的第一步。谁曾想,仅仅是建立三维模型,我们就发现了很多图纸中的协调性问题,并在模型中提出了深化设计解决方案。将其提交给建设单位相关领导后,建设单位领导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明确指定我们公司为中标施工单位。

接下来的几个月,BIM中心的工作重心依旧是将BIM技术应用于公司项目的投标阶段。那段时间我们常常调侃自己“累成狗”,但随着一个个成功中标的喜讯传来,忙碌中也增添了浓浓的喜悦。与此同时,应公司领导指示,我们的BIM中心从最初的3个人不断地扩大规模,招兵买马,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

可以说在那个阶段BIM中心所有的小伙伴是处于亢奋的状态,每一个软件从学习到应用都会带来新的突破。原有的cad,原有的照片,原有的word文档通过信息的赋予,软件的整合,都可以在我们的计算机上完美呈现。我们不顾一切的学习研究,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同事,忘记了原有的工作,甚至忘记了家庭......那段时光可以说是疯狂的,是痴迷的。但这也许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环节,这样的状态大概持续了将近一年。当把所有新事物尝试过了,应用过了,也就理解了BIM的真正价值。BIM不再是我们心中万能的,高高在上的,它是来服务我们工程的,是为我们项目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2016年4月,哈飞建安BIM中心受广联达哈尔滨分公司邀请,以《当机电遇上MagiCAD》为题做了首次BIM应用分享,从不知道BIM技术为何物到能够站在讲台上为同行讲述我们的BIM应用之路,我们只用了近1年。那次分享,以哈三联药业制剂车间项目为例,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讲述了解读了BIM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及优势。同时,我们提出了自己团队在项目应用BIM后的忧虑——BIM或将引发施工企业危机。当建设单位全面应用BIM技术时,施工单位将沦为建设单位的生产车间,我们对项目的参与、干预能力在降低,对项目的定价权在减弱,进度与质量控制的瑕疵暴露无疑,项目利润空间在萎缩,如果施工企业真的可能面临这样巨大的危机,我们该怎么办?

不得不提的是,在建筑市场如此低迷、竞争如此激烈的这些年,BIM应用在短期内带来更多的、能够真切感受到的是企业的品牌效应。企业内部技术的突破性创新,使我们在黑龙江建筑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也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BIM中心的发展历程

在BIM中心成立初期,我们的BIM团队成员只有三个人,并分别负责建筑、机电和造价三个方向。出于不同岗位需求的考虑,我们的观点常常产生分歧,我们的办公室常常上演“争吵式”讨论。但经过“扒光”自己去剖析问题的“争吵式”讨论后,我们竟会得出一致的结果,我现在可以泰然地说「在争论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BIM中心成立初期异常艰难。我常常问自己,如何将学习的BIM软件知识真正在企业中落地?如何以最佳的方式呈现我们的BIM成果?如何向建设单位和公司领导讲解我们的BIM成果文件?由于我们以前都没有从事过BIM专业工作,口才薄弱,加之在BIM初级应用阶段,大部分人并不理解BIM是什么、BIM模型有什么优势、BIM中心的工作与传统工作的区别是什么……我们曾度过一段困难重重的时光。在完善自己的综合实力的同时,公司领导利用公司平台开展BIM内部培训和交流会,要求我们必须把自己掌握的、未掌握的、心存疑虑的一切实况讲出来,从第一次满脸通红、磕磕巴巴到现在的侃侃而谈,是用不断地尴尬、尝试和愈挫愈勇磨练而来的。

在完美呈现BIM成果的背后,必然需要过硬的技术支撑。

哈飞建安BIM中心从2015年成立至今,承接的BIM项目涵盖了多个种类,在每个项目的BIM应用过程中,我们都试图尝试不同但符合项目特点的BIM落地方法,用我们的专业名词应该叫BIM应用点,根据项目的特性及建设单位的需求,我们会提供对应不同的技术服务。当然,这无异于摸着石头过河,我们无法肯定某个应用点的使用一定比传统施工更有价值,有时甚至无法量化最节省成本的应用点。

现阶段,不断尝试与创新BIM应用点无疑是最落地的方法了,BIM应用无捷径可走,唯实践出真知。

一点点的尝试,慢慢的摸索,在问题中成长,心底才会有更为坚定的信念。

2017年6月,哈飞建安公司BIM中心致力于将BIM技术应用于葵花药业前处理车间建设项目,并实现全过程施工管理的BIM应用。我们希望通过对施工方案模拟、进度模拟等BIM应用,让建设单位更直观地了解我们的主要施工方法、方案比选的科学性、对资源投入的衡量标准等,使建设单位对我公司的施工技术实力做出有效评估,提高公司的中标率。

将BIM技术在该项目中全面落地应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了。项目部虽然明确表示全面配合BIM中心的工作,但是他们本身是不会使用BIM模型的,甚至连BIM基础操作都难以胜任,仅靠BIM中心的8个人,是不可能完成整个项目的。基于这种情况,我们最终决定调派2名工程师驻守施工现场,实时配合BIM中心展开工作。

项目BIM应用方向明确后,我们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编制项目BIM组织架构图,对所涉及的相关责任人全部加入编排队列,确保责任到人,避免后期出现责任划分模糊、工作交叉或闲置的问题。

当然,仅有BIM组织架构及分工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制度保障。随后,BIM中心相继出台了《葵花药业BIM实施策划方案书》、《葵花药业BIM应用点及对应服务输出内容》、《葵花药业BIM应用保障》等服务保障措施。每周由BIM技术和商务负责人去施工现场开会,落实本周的具体工作,BIM中心驻守现场的两名工程师需要每天上传工作总结和明日工作计划,为BIM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在整个BIM落地实施过程中,我们结合广联达BIM5D、VR、无人机等新技术应用,将理论结合实际,为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通过葵花药业前处理车间项目BIM技术的应用,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促进了项目的效益和效率的显著提高,降低成本,减少返工,减少浪费,实现了项目精益化管理,加快了公司创新发展的步伐。

我认为,现阶段,哈飞建安BIM中心的工作重心是要逐步建立基于BIM的标准化项目管理流程,通过项目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从而降低项目成本,这也将是我公司BIM应用的根本发展方向。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在公司内部培养优秀的BIMer,借助BIM软件实现BIM的价值,仍需要有综合应用能力的人才。BIM的学习和实践之路是相对枯燥的、艰辛的,作为BIMer,必须有一份执着和坚韧,要热爱自己选择的BIM事业。BIM工作绝不是靠一个人能完成的,它需要BIM团队的共同协作。

哈飞建安公司以“前期强制性、过程服务性、后期自主性”为原则指导公司内部项目的BIM实施,并不断总结和完善基于BIM技术的项目管理体系。2016年8月,哈尔滨哈飞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正式与广联达签署BIM战略合作协议。哈飞建安BIM中心将携手广联达开启合作新里程,在未来的合作道路上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实现互利共赢。

与广联达的签约,正如那句话:“我们选择的不是一个软件商而是一个合作伙伴”。在我们公司BIM发展的两年里,广联达从未缺席。在我们迷茫和无助的时候,广联达的BIMer们一直在我们身边,给予了我们莫大的帮助和支持,坚定了我们继续走下去的信心。

2016年10月,我有幸参加广联达GBC特训营并进行了为期5天的封闭学习生活。GBC是一个神秘且极具价值的平台,在这里,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最新的BIM行业资讯、权威的行业专家解读、真实的BIM实践案例分享和系统而严谨的BIM应用落地方法论,更为可贵的是通过这个平台,结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BIM同仁,能够与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切磋技艺、交流经验、思想碰撞,我受益颇深。

BIM所得

现在我们的BIM应用到什么程度了呢?应该是在落地的过程中,并还在尝试“BIM+”的更多可能性。

回看过去的BIM之路,我们不再是建个模、碰个撞、渲染一段小视频这么简单了,我们在探索怎样利用BIM建立适合公司的标准化项目管理流程,通过项目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进而不断的总结和完善相应的BIM制度及细则。

目前哈飞建安公司从项目启动到收尾阶段现在都能看到BIM的影子,但我们目前仅停留在将BIM技术作为工具为传统项目管理提供服务的阶段。我相信,未来一定是以建筑行业大数据战略为指引,围绕BIM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推进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升级,模式创新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哈飞建安公司努力的方向。

关于我们成文的BIM应用点及措施等资料,如果有需要可以直接联系我,直接发送给大家,也特别希望在能帮助到大家的同时给我多提宝贵意见,进而来完善这些文件。

一路走来,感恩有你 

哈飞建安的BIM之路仍然在继续,感谢客户,感谢领导,感谢供应商,感谢团队,感谢素未谋面的BIMer们,更感谢辛苦付出不留遗憾的自己......

在未来探索BIM的历程中,我们一路同行。(哈尔滨哈飞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