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泥客论坛(十几年前的回忆) (http://kesonic.com/bbs/index.asp) -- ☆泥客心情☆ (http://kesonic.com/bbs/list.asp?boardid=11) ---- 超级水贴!水与争风! (http://kesonic.com/bbs/dispbbs.asp?boardid=11&id=6197) |
||
-- 作者:小轲 -- 发布时间:2004/7/13 20:31:50 -- 超级水贴!水与争风! 北京 上海 成都 杭州 济南 福建泉州 南京 沈阳 长春 南昌 |
||
-- 作者:伊尔汗 -- 发布时间:2004/7/13 21:15:03 -- 今天在网上看了这个消息了啊"
|
||
-- 作者:dmacro -- 发布时间:2004/7/14 9:05:44 -- “每次遇到灾害,我们都要反思,但为什么每次反思之后,灾害还会降临在我们头上?这次,全世界都看了北京的笑话。”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金磊痛心地说。 金磊认为,防灾减灾是技术问题,但更是理念问题。“去年非典期间,我们曾帮政府研究防灾问题,但至今没有得到回应。” 一是体制建设不顺畅,至今还没有一个综合减灾的管理机构。 早在1991年,日本就成立了东京都防灾中心,该中心担当着全市防灾行动指挥部的作用,针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地震等灾害,采取有效的应急行动。近年来,为了把首都东京建设成为能够抗拒强灾的城市,日本政府正在推进一项称之为“放心居住城市”的计划。纽约市也早在1996年就成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 去年发生的SARS危机,暴露出北京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机制不健全的问题。2003年9月14日,时任北京市代市长的王岐山表示,市政府正在酝酿建立一个全方位的城市预警系统和应急指挥系统,以防范各类突发事件发生。据称,该应急系统将覆盖全市社会生产和市民生活各方面,涵盖了重大交通事故、消防安全、重大动物疫情、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城市基础设施安全、反恐与重大刑事案件、安全生产、防震减灾、防汛抗旱等多个应急处置子系统。但这个系统至今还没有建成。 “为什么推进速度这么慢呢?问题可能出在‘属地管理’难于摆平上。”金磊说。 二是城市的减灾对策存在问题。这主要反映在防灾减灾的预案设计不到位。 金磊解释说,现在所有的单一灾害都有预案,但各自的预案往往互相矛盾。防洪避难的预案是让大家往高处走,把避难处设在高架桥上;但地震避难预案又让大家往低处走,忌讳把避难处设在高架桥上。应该提倡交叉研究,单一灾种预案在设计时应该听听其他它灾种防灾专家的意见。 其次,任何一个单一灾种的预案,都应站在全市安全的角度上,看看灾害是否有扩大的趋势,或一个灾害是否会延伸,形成其它灾害,应该将单一的防灾办法纳入整个防灾体系中。但目前全国还没有一个城市这么做。 三是法制建设上,需要制订《城市综合减灾条例》。(记者谭新鹏)(来源:中国青年报) |
||
-- 作者:小轲 -- 发布时间:2004/7/14 12:56:44 -- 呵呵 是啊~~~ 北京一点也不像一个大都市! |
||
-- 作者:tan622 -- 发布时间:2004/7/19 20:12:05 -- 我们这里好像还没有试过这么大的雨。 ![]() |
||
-- 作者:过路天使 -- 发布时间:2004/7/20 12:16:11 -- 以下是引用小轲在2004-7-14 12:56:44的发言: 呵呵 是啊~~~ 北京一点也不像一个大都市! 我觉得你比较适合当记者,你在哪找的这些小东东啊 ![]() ![]() |
||
-- 作者:我是小鱼 -- 发布时间:2004/7/20 13:11:00 -- 呵呵,我们这儿今天终于见到蓝天白云大太阳了! 这才像夏天嘛! 不过这次大雨,北京确实让人看了笑话~~ |
||
-- 作者:我是小鱼 -- 发布时间:2004/7/20 13:13:11 --
呵呵,新闻里天天就播这儿了。。。。。。 好可怜的车! |
||
-- 作者:¢风灵 -- 发布时间:2004/7/23 19:43:05 -- 楼上的可喜欢了把。。。 可以天天在水里游泳。。。 |
||
-- 作者:tan622 -- 发布时间:2004/7/25 20:24:10 -- 畏水 ![]() |